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民国的慢船》线上导读会 马华文学随时可能会消失? 从马华文学谈身份认同、马共与写作02

 从写作中论写作
        这本小说中的其中4篇,都是以“论写作”为题进行书写,陈老师说,作者是透过写作中去讨论写作这件事。其中,《论写作(搞定遗孀)》里,所描述的即是在台马华作家Y君离世后,台湾作家对于其作品与成就的感叹,认为在台马华文学只是台湾文学系统的附加品,与该地的历史记忆关联不大,凸显马华文学与作家被边缘化的真实处境。

        陈老师也提到,在小说的附录的采访中,黄锦树认为“马华文学本来就是一个随时会消失的事物,我刚好身在其中,就是要去做一点事情。”因此,马华文学未来的“命运”以及如何培养新生代马华作家也成为了导读会的重要讨论焦点。

        结束前,林卿卿老师和谢祉毅老师鼓励同学们多关注马华文学作品。马华作家群中也有不少大师,同学们应摒弃认为马华文学是边缘文学的刻板印象,才不会错失好作品。积极创作是延续马华文学最关键的一环,唯有代代人才辈出,才能遏制马华文学步入消失的命运。

张慷旭、陈筱蓓(高二理孝)采访


马来西亚,我的归属
吴振耀(高二理孝)
 


       我在课堂上阅读过几篇方路的散文,这次的分享激起了我阅读其他马华文学作品的欲望,如黎紫书的《告别的年代》和黄锦树的《雨》,相信它们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观点。分享会所提到的身份认同也让我深思自己应出国留学并扎根异乡还是留在国内这个问题。虽然在政治的影响下,马来西亚华人有成为二等公民之嫌,但这里毕竟是我的家。叻沙、椰浆饭、印度煎饼等,才是我所熟悉的故乡味道。在这里,人们说着亲切的口音,这些熟悉的声音与语言让我有了归属感。我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人,马来西亚就是我的家。

马华文学需要更强烈的象征
张紫樱(初三孝)


        对我来说,马华文学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是黄锦树的《雨》,其次才是黎紫书的《流俗地》与贺淑芳的《湖面如镜》。这些作品极具特色,甚至有一些是超乎常人的叙事与象征。我觉得马华文学不一定非得局限在华人的生活或历史,也不需用各种谐音、马来语、英语来展现华人说话的语气,强调马来西亚特色,正正规规地书写也具有一定的亮点和竞争力。

        分享会提到黄锦树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旦消失,马华文学就会消失。事实上,我不担心华文教育会消失,但马华文学确实处于市场窄小和风格缺乏的处境。黄锦树虽是马华文学重要作家之一,但其作品销量在我国仍然惨淡,更别遑论新秀作家。在这些资深作家的不懈奋斗下,马华文学屹立近百年都不会消失。然而,若没有一个强烈的象征或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马华文学未来的路恐怕越来越难走了。

留学经验加深身份认同
张嘉俊老师
 


       中国留学期间,我对于自身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认同越感深刻。中国的科技及交通发展固然使人民的生活更方便,如出门只需带一只手机即可付账、买票、租共享单车等。当地的书店、书摊也比比皆是,其书籍的价格也较马来西亚便宜。但是,我也体验到了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习惯、教育及政治环境与马来西亚的巨大差异。尽管和当地人说着同种语言,有着相近的肤色,但生活在中国时仍会被部分人因国籍相异而被区格。
        这次的导读会令我收获满满。从中我不仅意识到马华的创作困境,也了解了写作基石、文学风格等。最后,我坚信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根,希望身为马来西亚华人的我们不要忘记。

绽放本土文学色彩
黄雅幼老师


        胜耀老师从身份认同、马共历史及马华文学三方面来导读这本书,让我更能理解书中的内容。书中描绘台湾的情境,不禁勾起我在台湾生活时的美好回忆。我认为这本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马华的社会背景,也可以激发读者对研究马共历史的兴趣。书中的本土用语如Nasi Lemak,更添亲切感且具地方色彩。
        对于马华文学往后是否能持续流传发展,我抱持着乐观的态度。我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固然是华教的基础,但马来西亚本土色彩也需被融入课程,形成马来西亚华教的特色。近来初中华文新课本逐歩配合课程编入本地作家的作品,各类马华文学的课程也开放予华文教师和学生参与,提供了更多机会给本地人接触马华文学。这都是马华文学流芳路上好的开始,也希望各团体和学校配合推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