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4, 2020

成立新火书厢第一场读书会 林卿卿老师导读《原子习惯》01

        你是否曾经想完成一件事情却怠惰不堪?你是否曾经想要培养某个习惯却无法坚持下去?为了推广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及普及自律的方法,林卿卿老师于7月17日(星期五)晚上8时,线上导读詹姆斯·克利尔所著的《原子习惯》。活动共吸引了72位校外内师生报名参加。

        读书会正式开始前,主持人谢祉毅老师首先为大家说明“新火书厢”的由来及意义。谢老師表示,培养一个习惯要21天,但往往未达21天,我们便放弃了。若想要努力却坚持不下去,通过这本书,21天习惯养成法将成为一种方式,而不再是单靠意志力来达成。林老师在导读开始时也特别提到,即使没有读过导读文本,亦可以参加读书会,因为这是生活忙碌的人们了解一本书的最佳渠道。

        她解释,人是懒惰的,要养成某种习惯不能单靠意志力,而是要找到对的方法。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想完成的事情或欲培养的习惯,可是人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最后因无法达标而自责。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律者是擅长建构生活的人,他们不让自己曝露在充满诱惑的环境中,则无需依靠超凡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来达成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我们便能培养好习惯并使它成为自然而然去执行的事物。

什么是“原子习惯”?
        在互动的过程中,林老师让大家写下自己想培养的习惯与所面对的困难。大部分的与会者都提及了希望能培养早睡早起、持续运动或阅读等的习惯。收集了这些回应后,林老师告诉大家,原子是很小的,而原子习惯就是通过一个个微小的改变培养出习惯。原子习惯是生活的基本单元,当所有原子习惯累积在一起,就会构成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每天有1%的提升,积少成多便能累积成一种习惯。只要坚持多年,那些一开始显得微不足道的改变都会如复利般累积成我们想要培养的习惯。

        她还提到,系统比目标更重要,即使每个人有着一样的目标,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功。目标的达成只是短暂的改变,而目标会限制快乐,习惯却不会。这是因为习惯会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因而作出改变。欲培养或改变某个习惯,就得先从改变行为开始,而行为改变的层次分为结果、过程和身份。

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林老师表示,作者在书中提及一个重点,与其把目标定在想达到某个阶段或成果,不如定在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她强调,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类型的人是养成习惯的关键,并且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阶段性成果来验证自己。在与会者写下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后,林老师提醒大家应先决定自己的新定位,再通过行动向自己证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非要改变自己的身份,而是要把坏习惯改掉,进而培养新的好习惯。

      

习惯为我们带来自由
        当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便会有更多自由思考与创意所需的心理空间。在《原》中,作者认为学会专注可以带来成功,习惯则可以减轻一人的认知负荷。建立了一个习惯后,便可轻松地完成生活中的基本事物,而心智便能自由地聚焦于新的挑战。总的来说,习惯是重复多次至产生自动化的行为,而习惯的终极目标是以最少的能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习惯记分卡与习惯堆叠
        通过习惯记分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应该做什么,简单地将一天活动内容写下,如“起床后关掉闹铃查看手机去卫生间刷牙洗脸泡一杯茶。”完成习惯记分卡后,可简单标明哪项是好习惯、坏习惯或不好不坏的习惯,通过检视生活作息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培养好习惯的第一步。此外,我们可以将习惯堆叠,把想要做的与必须做的捆绑在一起,就会很自然地将习惯培养起来。习惯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将“提示”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每日目标将会变得非常明确。

    书中提到,最有自制力的人是用到最少自制力的人。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让好习惯的提示显而易见,让坏习惯的提示隐而不见,养成习惯的过程将变得更加容易。此外,我们可以将诱惑与习惯捆绑在一起,让习惯变得更有吸引力,或创造动机意识,在解决难题后以喜爱的事物来鼓励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