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4, 2020

大自然的变态与常态~从6月21日的日环食谈起01

        曾经,日食让人类恐惧;而如今,人们因它的到来而欢欣鼓舞。人类对天文的认知进步,也认为是大自然的变态改成常态。6月5日(星期五)下午2时,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教授受邀主讲《大自然的变态与常态——从6月21日的日环食谈起》讲座,解释了日食的原理及天文普及化的重要性。透过YouTube直播,孙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引起许多回响,在线上观看聆听的除了兴华师生,也包含了19所独中的师生,疫情下能聚集于线上共学,热闹不已。这场直播并获得台湾国立科博馆陈鸿昌先生、庄美龄小姐落力支援。
        “科普工作者应为大众解惑,因为民众的科学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这会让有心人加以利用,故意散布假消息愚弄民众。”孙教授表示,一张呈现落日与满月同时存在的“日月同辉”图让许多人深信不疑。然而,满月与落日的方向截然相反,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现象。若民众拥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看到这些造假的讯息或图片时,便能识破而不轻易受骗上当。

        对于“从地球上看太阳与月亮,哪个比较大?”的问题,孙教授解释说,日食分为全食、偏食和环食。全食时,月亮将太阳完全遮住;环食时,月亮无法完全遮挡太阳,呈现出的便是一圈光环。因此,月亮与太阳的大小差异随着时间而改变。

        接着,孙教授为大家解释日食现象与日月食原理。每18年11⅓天,日全食会重复排列;每54年34天,人类可在同一地点观测到日食。日全食全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其中有4个接触点。孙教授分享了他的日食观测经验及所拍影片。


        “如果大家都能够了解天文宇宙及太空的基本知识,那再次到大自然中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的体会其实是和我们的知识含量有关系的”—— 孙维新教授。

        虽隔着南海,这场直播讲座却突破了疫情,赶上“好时代,云学习”列车,为系列云学习活动画上美丽的句号。就如我校苏进存校长在开场致词中特别感谢孙维新教授与兴华师生共创好时代,落力为大家演讲,将天文新知以有趣、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