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6, 2017

2016年教育研讨会(三) 创新思维、创业精神,让教育更精彩 黄秀玉校长引言

 

林卿卿老师记录
        社会变了、世界变了!全球化现象、经济转型、科技急速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职业前景不定等现象,显示了我们的社会和世界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变化。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商业社会中、金融科技等急速的发展,让很多领域都乱了阵脚。大家都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教育未来的人才?现在的儿童、青少年要如何面对遽变的社会?因此,国际学校、寄宿学校,各种模式的学校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家都希望寻求不一样的教育,认为只有新世代的教育,才能带来新的希望。

        我最近一直在看《中小企业》杂志,其中提到:“企业
步向成功的新方程式,竞争力=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所谓的巧实力是Smart power,也就是聪明的实力。视乎如何因人因地因时,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用什么策略去改变现状。

        那究竟什么是软实力?面对科技革命的时代,《中小企业》杂志里有一段话,“若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工具,那将不可能变成颠覆行业的模式,充其量只会成为企业的一个营销管道。唯有利用互联网重新构造其商业模式,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模式。”这段话带给我很大的启示。

        我想,把这句话的精神套用在教育上同样合宜。如果只是把各种教学方法套用在教学上,那充其量只是一种“方法”,产生不了多大的改变。如果我们的思维不大翻转,教育还是无法改变。偶尔用这个模式、时而尝试那个模式,充其量只是一个个“方法”,没有多大的改变。如果要教育有大改变、能够翻新篇,那在做法、思路上就要抓住关键点。

        教育要如何更精彩?如果有创新思维、创业精神,那就有排除万难、开拓新局面的勇气。从古至今,教育理念推陈出新,老师们也常去上课取长补短。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如何培育人的素质,包括全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下一代21世纪的能力和素养,其中包括:严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数位素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教育也着重培育人的素质:充实的学识、全面的素养、健康的价值观。

        为什么现今那么多人选择国际学校呢?主要考量是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班级人数。当然,家长们可能尚未考虑到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的挑战是:人家都说,兴华的学生一定好,因为我们囊括了全巴生最优秀的学生,不管事实如何,但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真的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给巴生最优秀的学生吗?我们做到了吗?我们的学生有越来越好吗?尤其是我校明年将全面实行常态分班,也将面对更大挑战。常态分班是全球性的趋势,现在讲求的是教育平等。我认为常态分班也是有教无类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是我们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组织文化,软实力
        PDCA、自我管理、不断自我更新的文化;七大习惯、从个人的管理和个人的成功到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对学生来说,多样丰富的课后活动,培养的正是他们的综合能力。我们的优势在于同步建构了组织文化、带动全员素质,这方方面面体现了我们的思维高度和格局的宽大。我们往后更要好好自我实践,同时更细致的教给学生们,持续推进组织文化。

创新思维,推进教育素质
        我们这股软实力要如何应用得巧?我们的教育如果要有改变,要抓住最关键的环节。从第一节到放学,我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很多的教育工作,都在教学里发生,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

        核心知识的预习是否是必要的关键,才能改变课堂的教学?魏书生的6步教学法,关键在于预习自学。学生如果可以把能够自学的部分先学习,在课堂上就是进行了适异、挑战性的课堂上讨论,习题的量也可以相应的比较少。避免出现,课堂上教核心的部分,最难的部分留给学生自己回家做的情况,进而衍生缺交功课或抄袭等问题。如果翻转过来看,先做预习,有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讨论解决问题,回去再做一些有挑战性、巩固性的习题,会更符合教育的规律和改善学生面对困难时无助的状态。

        课堂教学同时在育人,“生生互动”的学习模式,促使很多方面的学习同时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思维的激荡发生,这是基本的改变。我们还面对班级人数的问题,要寻求不同的方法,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至于课程量的部分,如果方法没有改变,课程量从40章变成20章,也同样会越讲越多,时间也还是不够,要想办法如何精简改变教学法是关键。真的要等到统考改我们才改吗?还是我们可以促使统考的改革?我们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两年能力的培训,学生真的不能应付现有统考模式吗?前面的努力会是枉然吗?我想未必。

        针对适异教育谈到成绩的公平性。如果题目有分高层次和调整的试题,其实层次是一样的,只是测试的途径不一样。听到了适异教学的做法,能力分班是受到考验的,在预备班用这样的程度来学习,到了初一真的跟得上课程吗?适异性的教育,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填补不足,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针对学生比较弱的部分,可以在每一次的测验、每一次的习题,帮他拉高程度,距离会更靠近。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教学模式更可取。

        我们的巧实力就在这里,我们的学科如何继续领航、不要让个别老师单打独斗;凝聚力量,通过合作一起努力。培训、学习、探究,都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组内观课、组内学习社群去逐步地提升。

        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人文素养也很重要。我校社会服务计划、关心社会议题,和人文走廊也在进行中,预计明年会完成。师生互助共学的学习模式也是人文教育的一个部分,人文教育无所不在。

        尤芳达教授提到,现在全球都在强调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作力的重要。学校有条件设置“创客空间”吗?让学生有落实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进出空间,不只是科学,很多领域都可以,是综合性的、有成品呈现,是激发创意的平台。包括有些学校在举办商科营;我们的语文创作。各个领域都可以推动创新教育,让孩子有足够空间思考和发挥不一样的看法,然后把它变成一个作品。创新教育强调要能把想法变成作品和产品,对社会有积极作用,比如写文章,要有社会责任、创意的产品要担负社会责任。

        此次教育研讨会挑了几个明年我校进一步关注的课题,提出来讨论,集思广益,希望我校的制度、做法,大家都能够参与,把你想要说的、觉得可以做的大胆提出来。谢谢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