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4, 2015

兴华大讲堂系列之红e梦与哆啦A梦 黄一农院士公开演讲



黄乐仪老师报道
        7月12日(星期日)早上10时,我校于科技大楼大讲堂举办兴华大讲堂系列之“红楼e梦与哆啦A梦”公开演讲,主讲者是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黄一农院士。黄院士20多年前留学美国先后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硕士、天文学博士学位。1987年转行研究文史,范围涵盖科学史、中西文明交流史、明末清初史等,并在2006年以自学成果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为北京清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港大暨理工大学荣誉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我校董事长拿督斯里杨忠礼在演讲开始前颁发纪念品予黄院士,感谢其不吝与社会大众分享文史研究成果。

        黄院士幽默表示,他曾是职业天文学家,后转道历史学工作,在清华大学曾属于四个院所:人文社会学院、天文研究所、协助电机咨询学院和科技管理学院,基本上算是个杂家。基于主修物理与天文学,30年前他研究宇宙,认为宇宙是由基本粒子构成;30年后转投文史研究领域,他看宇宙却是由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构成的。

       “我是典型的男生,喜欢《西游记》、《水浒传》,6年前从来没读完过《红楼梦》。历代研究红学的学者很多,20世纪胡适研究红学掀起热潮。胡适在红学史上的开创性建树,起了划时代的重要作用,把红学纳入了学术轨道。当我利用大数据研究《红楼梦》,惊喜地发现人生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可研究的事。有时用功下来连续44个小时没睡,让我太太操心极了。不容易啊,我想过去这4年是我这辈子最用功的时刻!”


        2014年,学术界有名的《文汇学人》以四页专题《当乾嘉学派遇上互联网》重点报导黄院士如何用e考据的方法研究《红楼梦》,在红学领域开创新天地。e考据改变了我们阅读与查考文献资料的方式,但在本质上与传统考据并无冲突。e时代的后浪善用e考据引经据典、查考文献,力求“无一(e)字无来历”,把文史研究讲求实事求是、质朴谨严的学术标准推向巅峰。

        黄院士说,4年前他突破自我,跨越理工领域投入文学研究,发现中华文学巨作《红楼梦》残留许多谜团,历经百年无数红学研究学者苦心钻研仍陷于瓶颈,诸如作者生卒年、小说影射对象等问题,都无法找到答案。他耗费4年运用大数据(Big Data),将清朝80亿字史实与红楼梦小说场景考据交织,提出许多爆炸性证据,并出版红学新册《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震撼学界。

        迈入千禧年网络崛起,中华典籍开始被数位化,短短10年间,已有约80亿字的古代文献被数位化。面对浩瀚的数位文字,让人咋舌学海无涯!大数据时代,数位化加速了文献的普及,文科的研究环境与研究方法正在发生剧变。

       “这是过去一两千年从未有读书人面对过的新环境。我在传统跟数位之间寻找一种妥协,企图在两者之间帮文科创造新的风景。”黄院士满腔热血。

        他认为曹雪芹文笔再好也无法凭空虚构《红楼梦》,作者必须要有历史的源头与借镜之处。他坚信《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荣宁两府则与其生长朝代以及真实生活背景息息相关。他善用数据库与网络搜索,根据所得资料制作年谱、考订作者与《红楼梦》人物生卒年、家族脉络、姻亲关系和交游圈等,辨析勾勒曹雪芹与小说人物之间的真实关联,还原历史真相。

        通过e考据,黄院士铺陈出纳兰家族、傅恒家族、爱新觉罗宗室以及曹寅家族之间的关系网,同时查找到纳兰明珠家曾孙一辈中的六个女孩的婚配情况,总结上述和曹家有关联的家族都是清初政治斗争中的受难方,所以《红楼梦》其实抒发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和第十四子多尔衮家族被抄家、打压,痛心疾首的愤懑之情。

        为了提携后进,黄院士将其著作《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的版税投入清华大学的清寒奖学金“旭日计划”,每年提供10万奖学金,帮助清寒学子圆梦求学。

      “我衷心希望帮年青人筑梦。过去十年,台湾清华大学每一个贫困却有梦的孩子,我们都帮他完成梦想。奖学金不是给成绩好的人,而是给真正有需要的人。”他呼吁青少年“如果你有梦想,给自己一些机会。你的梦想有多高,你的人生就有多大!你的世界不是你所想象中的这样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