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15

兴华人 林清福老师 贯穿生命的文学教育


黄乐仪师采访报导
        曹丕《典论》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是充满个性的活动,文学教育中兼含着普世价值和个性张扬。19至20世纪,西方展开工业革命与文艺复兴,尽管西方教育以自然科学见长,但并没有摒弃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的教育。

        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强调文学教化人伦、移风易俗的作用。西方圣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曾在《文艺对话录》等作品中提出文学“陶冶”、“教育”、“净化”、“精神享受”的功用。

        兴华的教育愿景“人文科技,面向未来”,涵盖文学教育春风化雨的理念。本期〈兴华人〉专访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硕士的林清福老师,以及他刚结集成书的硕士论文《当代马华乡土小说研究》。林老师的从双重传统(Double Traditions)(注1)的理论出发,通过探讨当代马华小说让我们了解诞生于多元民族国土的马华文学独特性及其文学传统。

        该书是林清福老师90年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中文硕士班的论文,1995年申请双福文学奖得奖后,因故迟迟未付梓。2013年再度申请获奖,由雪兰莪暨吉隆坡福建会馆双福文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1.请老师和我们谈谈您如何对文学产生兴趣?
        我来自吉打居林小镇,从小受到哥哥影响而喜爱文学。哥哥常常写作并投稿到报社,在他的熏陶下我也开始热爱写作。中学我在马六甲培风中学就读,当时的校长是黄润岳先生,他鼓励同学们投稿到《学生周报》。我从初中就开始投稿,这个习惯持续到高中。除了《学生周报》,我和许多文友互相砥砺,常常投稿到《新明日报》、《中国报》与《建国日报》等报社。文章被刊登,我们有股成就感,稿费虽然微薄,却能激励我们对写作的热忱。

2.我们该如何培养写作能力、增进文采?
        当年我们热爱写作,也热爱阅读,通过
大量阅读与搜集美文佳作,潜移默化下文笔大有进展。我常下笔锻炼,将一些有哲理的优美词句抄录下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在中学时期,一些长辈赞誉我们作品的质量比大学生强,我想这就是长期充实自己的成果。




3.您最欣赏的作家有哪一些?
        负笈台湾国立师大期间,我大量阅读名家作品,我特别欣赏的作家有:张晓风、余光中、鲁迅、沈从文、白先勇、李敖、龙应台、余秋雨及王鼎钧等。鲁迅文笔犀利、思想深刻;余光中的诗和散文含蓄隽永,韵律优美;李敖下笔辛辣直接,常针砭时弊;沈从文的笔调清新淡雅、具有诗意的美感;无论哪一种风格的作品都该多加涉猎,耳濡目染之下终会内化成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

4. 林老师也是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曾代表马来西亚到内蒙、广西南宁参与世界民歌节演唱,也曾获巴生艺术贡献奖。请谈谈音乐和文学的关系。
        音乐不能脱离文学,音乐爱好者与文学爱好者兼具的大有人在。音乐动人的旋律结合文学优美的词藻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美的意境。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不能没有文学与音乐的熏陶,音乐与文学能陶冶性情、儒雅心灵,甚至转化人格特质。文学教育不仅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同时也是无处不在的一种教育。

5. 对于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少年,请老师和他们分享一些心得及展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我们应该尊重和鼓励。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在我国的大环境下也许会感觉较难以发挥抱负。国内以马来文写作的作家,有国家语文出版局和政府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奖掖,而马华作家需要华社提供养分。撇开大环境,喜欢文学还是很个人的事,我本身对文学的热爱是一辈子的。至今每年我都会有至少10篇作品(约每月一篇)刊载在报刊上。

        接着,我也在撰写留台回忆的篇章。这是应张锦忠等人邀请,准备出版的一本文集,分享二、三十年前大家留台的点点滴滴。目前写了4、5千字,在书写过程回顾那片曾经滋养我文学生命的土地,希望与大家分享。

6.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相信家人的鼓励与支持非常重要。老师会和家人分享与探讨本身的作品吗?
        我的家人支持我,他们也会提出鼓励,比如说“某一篇文章你写得很好啊!”这都是很窝心的。对于喜欢文学的青少年朋友,父母及师长应多加鼓励。
此外,我也曾收到一些读者的回馈,提及一些作品触动他们的心灵,如:《妈妈的遗物》、《牵住姐姐的手》、《情牵兴华》(上)(下),类似的互动与共鸣,是写作路上的鼓舞。

注1:王润华为《当》写序言:进入地球村世纪,多元文化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多元文化,文化就没有发展的潜能,马华文学需要双重传统,即中国文学传统与本土文学传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