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3, 2009

独中生扬威成都

独中生扬威成都
家耕包状元归
杨凯韵(初三孝)报导

      第一届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总决赛于10月21日(星期三)在中国成都圆满落幕,我国3位独中中华文化常识精英以出色表现夺得冠军,荣登状元宝座。
      我校黄家耕(高一理忠)是代表之一,课外活动处主任谢锡福师则是此团的领队及指导老师。
      此项荣誉得来不易,他们经过各方面的竞逐,如中华情演讲视频片段纠错、中华文化知识抢答四川方言模仿才艺表演等,与多国代表如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泰国、缅甸争夺总冠军,最后终于凭着集体的技巧和丰厚的中华文化常识成功击败各国强旅。

以下为黄家耕同学的分享:
      大约从一年级开始,我大量地阅读了许多书籍。这些书籍多谈到了中国的历史故事,而后在大伯的指引下,我渐渐熟悉了中国历史的脉络,再将故事逐个置入各个朝代。于是在厘清了这些后,就越发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在五年级时,校方鼓励同学们读唐诗,我也趁此机会提升自己,利用每天早晨记忆最好的时刻,阅读学校推荐的唐诗选集。到了中学,我参加了华乐团,升上高中一也参加了水墨选修。水墨选修课让我见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我终一辈子之心力也难以摸索完的,所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有所小成。

      此次的成都之行,我最大的收获无非就是做了文化间的交流,以及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从中,我了解到当地华人的思想以及教育发展情况等,并以此与我国的情形做了些比较。我也从各国同学的言行举止中,略做了一些分析,总结出各国各洲的思想传播以及文化发展。我更尽量利用历时短短半个月的冬令营,尽可能去结交朋友。此外,在参观中国成都通济侨爱中学的过程中,我也见识到了当地人民如何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

师生齐心合力备战
      这次的比赛适逢校内期末考,因此在飞往中国成都前,我都在部署不在国内期间的一切工作,以便回来后能以最佳状态应付考试。在中国准备比赛时,我和其他两位代表分工准备。他们各负责地理和文化,我则负责历史。当中,谢锡福师也抽出他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准备工作。谢老师针对各个领域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发问,并且给了我们一些对于比赛题目形式的指点。另外,我们还与其他国家的同学一起做准备,互相发问,这对于双方的知识增长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对文化的热爱结识同道
      我不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比赛,而是以友谊赛的心态与对手决一高下。准备期间,我以一种愉快的心情与朋友互相讨论切磋,甚至是数国的朋友在一起围炉夜话、挑灯谈心。这不仅仅是一种准备工作,很大程度来说是一种友谊的结识、文化的交流。所以,我们都已不把赛果看得那么重要了。友谊第一,有无冠军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期间结识的朋友以及吸收的知识。
      在决赛的其中一个演讲环节,《大海蓝天中华情》为我的演讲题目。这一篇演讲稿是由谢锡福师撰写的。文中描述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感受,也提到先辈期盼中华民族应有大海的胸怀,要面向大海、飞向蓝天。谢老师还巧妙地引用了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的一小段来抒发对于中华文化的情怀,歌中有云:“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吾闻海国民族思想活泼以高尚。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扬。海天极目何茫茫,涛声彻耳逾激昂。⋯⋯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另外,文中提到了文化是民族的根,大家都为寻根来到中国,回国后就是种子,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发芽成长,为人类美好的明天绽放灿烂的花朵。全文飘逸潇洒,兼之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硕果累累的文化之行
      从这成都之行、冬令营以及第一届中华文化知识竞赛决赛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穷一生精力去钻研者,尚且未必能学到其中的一、二成,似我般年纪方才一十有六,资质尚浅,更谈不上什么状元。状元二字,实是谬赞了,当之有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一朝一夕间所能领悟的。只有靠着平日不断地累积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有所收获。最重要的是,要抱着谦虚以及不耻下问的心,及凭着坚强的毅力,才能对中华文化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