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选择星洲?”刚入职星洲日报时,我遇到的资深前辈都这样问我。属于纸媒的星洲在资讯化的当代,似乎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面对前辈的质问,我当时也犹豫:自己是选错公司了吗?静下来思考一番,我想,报纸在未来或许会真的销声匿迹,但在短期(或许五年)内并不会消失。老一辈不习惯使用
电子产品,还是会选择看报纸。另,我也认为当代媒体在逐渐转型。这是一个变化,同样也会带来各种缺点。
一,现在网络新闻是民众的首选。我们能够看到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站,以往并不注重速度的报社也开始在暗暗较劲。当记者还挺压力的,你必须准时到场每一个部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再迅速撰写一篇报道发布在网上。因为时间上的紧迫,主管有时会催促我们赶快完稿,新闻发布后才发现错字,但也来不及修改了。
二,虽然真正跑新闻的是记者们,但实际上负责下标的是编辑,若没有抓到报道重点,也会导致标题与内容出现偏差。再者,,点击率是广告的收入来源,为了博取网民的眼球,新闻的标题偶尔也会过分夸张化。现实总是难以取舍,而决定权在于主管和总编的手中,每个人对新闻的取舍又是不一样的。
报社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兼顾速度与报道质量是媒体从业者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这十分考验记者的功力,需要娴熟的写作技巧,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稿。
我的大学教授曾说过:“记者是第四权,必须负责监督政府。”在行业内,一些与政党人士保持联系的资深前辈偶尔会获得内幕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媒体的我们会选择尽量平衡报道,追求公正性。但有时读者并不这么想。当某人是希盟的支持者,他看见有关马华或国盟政府好的报道,便会理所当然地指责媒体的立场是偏向政府的。读者往往只会看自己想看的。这也是我从事记者感触颇深的地方。
在科技挂帅的世代中,社会人文的关怀逐渐衰退,报导文学在文学的地位也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丧失了以文学关注社会的一个角度。而此次,非常荣幸有机会采访林殷敏学姐,借着她喜获报导文学奖的势,与她畅谈媒体空间、网络与科技迅速发展的脚步等,收获颇丰。
2020第十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揭晓的新闻稿中有这么一段话:“报导文学从爱出发,将不同角落中值得关心的社会面向转换为书写题材。今年报导文学参赛者多为素人作家,书写者以亲身经历做为题材,或以自己的专业叙述议题,乃至各种地方文史口述也常出现。首奖《她们承载的重量,请小心轻放》这部作品由马来西亚作家林殷敏跨国采访,针对看似无解无奈的议题,提出不同观看视角,让读者不得不再次严肃面对过去被忽视的社会角落。”身为一位关心社会的记者,殷敏学姐以爱与关怀出发,以手上的一支笔,书写逐渐被遗忘的议题,提醒我们,有一些重量,永远不该被遗忘。
你知道大马也有慰安妇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Zu18iqYn8
当今大马:大马慰安妇报道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73471
https://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373645
韩国水曜集会
- 全名:要求解决日本军慰安妇问题的定期水曜示威
- 每周三于日本驻韩大使馆前举行
- 据韩国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挺队协)推算每年参加集会人数为5万多名
- 从1992年1月举办至今
- 世界最长期间举行的集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