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8, 2020

高二散文特优:谢昀倩(高二理仁)——《桥》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依稀记得小时候,耳边柔柔地传来这首歌,渐渐地我便闭上了双眼,脑海里回荡着余音,安稳地进入梦乡。“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依稀记得年幼时,我曾小手拉大手,牵着外婆的手,走在家乡的一条桥上,渐渐地我不再牵着外婆的手,独自走到桥的尽头。

外婆家在一个渔村里。靠海的一方,屹立着一条桥。这条桥是由一片片长短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木板块钉制而成的。还记得年幼时的我,站在桥上的始端,一手牵着外婆的手,另一手拉着外婆的衣角,战战兢兢地跨出脚下地那一步,踏上了那座桥。脚下,木板与木板间相互摩擦,发出吱吱叽叽的声音,让我更是感到害怕。走着走着,脚下的桥常可看见许多隙缝,有细长的,也有较大的坑坑洞洞。那是因为木板无法完全连接而形成的。每每经过,我都会调皮地往隙缝下看,看看到底桥底下有些什么。透过隙缝,可看见桥底下的烂泥里,常有小螃蟹在钻洞,把烂泥钻出一个又一个微微凸起的小泥丘来,像是一串串的小珠子撒落了满地似的。偶尔潮水涌了上来,打在桥底发出嗖嗖的浪花声。我怕浪声,但幸亏我有外婆的衣角、外婆的手给我依靠。走在桥上,我既害怕,却又有一丝安全感。


年幼时,走在这条桥上,就像早晨走在这条桥上似的,迎来了那瑰丽的一天、看见了第一道曙光,像是初见新事物的孩童那般。早晨的桥,可看见小孩在桥上蹦蹦跳跳,追逐嬉闹,像是不怕生的小孩,也不懂得跌在木板上的痛;桥的另一端,有出海捕鱼的渔人,在准备着出海,手里握着渔网,忙东忙西;桥上步行的人们,海风阵阵吹来,脸上被吹得有些凉意,却依旧悠哉地漫步着,享受着晨光带给他们的一丝暖意。这一切,是多么的和谐……

时光飞逝,世事变迁。曾经的小毛孩个子长高了,外婆家屹立在岸边的那条桥也变了个模样。脚下踏着的,已不再是那路过会发出吱吱叽叽声的木板,也看不见了那隙缝下的精彩。脚下踏着的,现变成了坚固的石灰石。渐渐地,我也不再需要一双可牵着的大手、一个可拉着的衣角,也不再会有那么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我这才知道,有些路,我必须独自走完。走得累了,脚步拖慢了,脚步停下了。往脚下一看,却发现我再也看不见那原本有隙缝的木桥,更不知道那桥底下的小螃蟹究竟去了哪儿?回头一看,依旧是石灰桥。偶尔潮水涨了,浪花一朵朵、汹涌地冲向自己,我怕浪声,却又没有双手可牵。我唯有站稳脚步,咬紧牙根,深怕自己被汹涌的海水冲昏了脑袋,一个晃神就跌下了桥。退潮了,浪花有渐渐地离我而去,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长大后,独自走在这条桥上,渐渐地时间一点一滴地流失了,走到傍晚时分的桥上。此时看透了晨光渐变成夕阳的那些时刻、看尽了潮起潮落。夕阳西照下的桥,显得格外萧索、空气格外郁闷。又有些时候,夕阳是如此温柔,暖暖地洒在桥上,给人一丝的宁静与和谐。桥的另一端,捕鱼的人们回来了,有的眉开眼笑,有的愁眉苦脸;桥上不行的人们来来往往,有拖着手一起看夕阳的情侣,也有赶着回家吃完饭的孩子们。这一切,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走着走着,天渐渐转了色,由橘红色,渐变成红紫色、蓝紫色、深蓝色……无论色彩怎么变,都是那么地有层次感,那么的和谐、柔和。最终,天变成了黑色。桥上的行人散了。黑暗的桥上,只剩下一盏灯亮着。静静地听,只听见海浪打在桥脚的声音,一来一回、一来一回,多么安宁……海风阵阵吹拂我的脸,嘘嘘嗖嗖的风声仿佛在说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渐渐地我走到了桥的尽头。

人的一生,不就象是走在一条桥上吗?年幼时总战战兢兢,却又天真地探索着新事物,但我们总有可陪伴我们成长、给我们有依靠的人。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却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能陪伴自己走完这条桥的人,因为我们必须独立。长大后,却发现自己已不再拥有天真的儿时候,迎来的确是一朵朵的浪花、潮起潮落的海水,只是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桥上的人们,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是能伴我们走完一生的人,都只是个过客。天暗下来了,才明白原来曾经的那些浪花,最后也会变得如此平静;曾经路过我们生命的人,也会离开。最终,只剩下自己。人生就如走在一条桥上。我们站在桥的始端,从早晨走到傍晚,再走到黑夜。走着走着,我们独自走到了桥的尽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