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 2018

高瞻课程交流工作坊03


        若数学考试中,没有任何考题需要学生计算,那就成功了!

        第二场专题演讲“评量试题设计经验分享”,任宗浩主任从“跨领域的核心素养”及“素养导向评量”两大方向进行分享,建议老师只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并设计具有素养导向的问题,即使数学考试的题目完全不需要学生计算,亦能考到重要的内容。

素养导向的评量设计
        针对学习的评量方式,许多老师一直以来都抱持着“有考试才公平”的想法,任主任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思。他说,大部分的升学考试,都停留在“总结性的评量”,即学习成果的评量阶段,透过考试给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个价值判断。

        而深一层的“形成性的评量”,则是改善学习的评量方式,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之处,以及老师在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然,近十年渐被广泛使用的“历程性的评量”,强调评量即是学习,老师透过一连串的评量架构起教学,无论是提问或要求学生解决任务,目的皆是为了“发生学习”。

        要设计具有素养导向的评量问题,任主任提出两个要素作为参考:一、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到问题后,认为自己若遇到相同的情境时,也会问相同的问题。二、真实的问题,尽量不要考只需要死背硬记或不断练习让计算无误就可以得分的题目,而是要设计能评量技能、推理与知识结合的问题。

        任主任表示,素养导向的评量问题,其实字数不需要太长,也可以考到重要的内容,却又与传统考题不同。他举例,在问题中提供一张科学研究结果的图表,纵轴列明蜡烛燃烧的时间,横轴注明容器容积,并要求学生回答这张图表的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什么?

        他解释:“其实这答案非常简单,所要探讨的,是蜡烛燃烧的时间如何随着容器容积的改变而变化。在教科学的时候,并不只是教知识,而是教沟通。沟通不是要他背下来,而是平常在做探究时就要问,纵轴和横轴怎么画比较合理?科学期刊上,科学家都怎么画图表?用简短的问题去考很重要的概念。”

        针对素养导向的评量试题,应占考试试题的多少百分比才最为合适?任主任认为,若往后的数学考试中,没有任何考题需要学生计算,那就成功了。因为好的问题不是要学生死背硬记和计算,好的问题只需要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和学习。他以毕氏定理为例子,说明传统的考题都直接提供一个直角三角形,测验学生对毕氏定理的定义和其计算方式。但好的问题是要让学生更了解毕氏定理的意义,而不是懂得计算就好。



探究实作的命题设计
        至于探究实作的评量,任主任提到PISA(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的评量架构,是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区分为“辨识科学议题”、“科学的解释现象”和“运用科学证据”三个部分。然而,要评量学生内在的学习,任主任则把上述三个部分,再分出探究过程(学习表现)和探究内容(学习内容)两个轴。
探究过程,包括:归纳,找出事物的共同性、差异性等;演绎,利用理论去解释某些现象;多元批判,即正反合的概念,不断地辩证、发现反例,再寻找更好的理论。至于探究的内容,指的是所做的归纳、演绎和多元批判的对象,包括:经验数据、科学知识、假设或其他例子等。


        任主任强调,许多老师在命题时,为了要考学生的某些能力,而想出许多生硬的问题,反而会让学生对该科目更失去兴趣。科学问题的命题逻辑,其实很简单,“所有你问的问题,都是在理解科学现象、问题解决当中,本来就会问的问题。你把它命出来,其实就是最好的问题,它就是所谓素养导向的题目。因为你的情境是真实的、问题是真实的。”

跨领域的教学范例


        另外,提到跨领域的教学,任主任以Toulmin的论证模式,分析与解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文中6位人物,即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和百里奚的例子为资料,进而采以逻辑推论里的归纳法,归纳出6个例子的共通性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其所要陈述或可说是待验证的假设,其实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了资料、推论与假设,再来则是再强化主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最后,才得出结论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而,任主任认为,若以Toulmin论证模式解读孟子的这篇文章,将发现文中缺乏不同的观点。他举例,“找一位担当重任却未经历困境的人”即是一个可以反驳孟子文中主张的有力论点。



        藉着分析与解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范例,任主任延伸谈到教育上不断强调的“跨领域”教学。他认为,许多老师会误以为用英文教数学或国文教逻辑,即为跨领域教学,这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每一个科目的教学背后,其实都有共同培养学生某些重要能力的目标,如系统性思考或逻辑推论等,无论是语言科、社会科或自然科,亦是如此。



        当老师决定好课程目标是希望透过这篇文言文,教导学生如何写一篇文章说服别人,文章中要使用哪些论证的策略等,那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所要问的问题便会与过往的传统教学所问的问题不一样。任主任强调:“如果你的课程目标,是要训练学生论证的能力,就不会去问管仲是什么人、他发生了什么事,因为这不是这门课的重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