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8, 2018

图书馆2月阅读主题分享会:“文化的力量” 在书香中喝出茶滋味


        为配合图书馆2月份阅读主题书展“文化的力量”,我校于2月27日(星期二)下午2点45分举办了一场分享会,主题为“在书香中喝出茶滋味”,并邀请张振威先生到校与师生们“把茶言欢”,共同品茶及认识茶的文化艺术。

        主讲人张振威先生从1994年开始接触中国茶艺,曾在吉隆坡数家茶坊和茶行担任茶艺师。2017年,他开办了融合茶馆与民宿的“茗缘客栈”。张先生一开场就让大家称呼他为“掌柜”,即总管店铺的人,也叫“掌柜的”。

        张掌柜首先邀请各位到场的师生品尝他收藏的陈年普洱茶,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茶的由来。接着,他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茶的种类。茶依据制作过程、季节、发酵程度、烘焙程度、鲜叶面积与销售区域分成不同的类别。一般上,人们较熟悉的茶有红茶、黄茶、绿茶、青茶(也称乌龙茶)、黑茶及白茶。张掌柜也提到,不同种类的茶会有不同的发酵和烘培法,泡茶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认识了茶的种类后,张掌柜进一步向同学们展示一套完整的茶具,包含了茶则、茶夹、茶匙、茶签、茶荷、水盂、水托和茶漏。此外,他也一一地向同学们讲解各个用具的用途和功能,并亲身示范泡茶的步骤。他说,第一个步骤要先温润泡,接着再第一泡、第二泡......温润泡的功能是为了洗茶叶和醒茶叶。张掌柜也表示,泡茶时须注意水温和茶叶浸泡时间。


        张掌柜也向同学们讲解茶文化的礼仪和精神所在。他说:“中国人饮茶文化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文化的礼仪相结合,可以说喝茶是一种礼节。”他也提醒同学们,斟茶时,一定要从左到右,若有长辈在场则长辈优先,最后才斟给自己。茶文化随意但不随便,涵盖了许多礼仪,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通过这场分享会,同学们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期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扬传统饮茶文化,让它流传下去。

突破认知的框架
倪卉凊(初一孝)
        我原以为泡茶只是从一个罐里拿出茶叶,然后放进茶壶里再加热水的简单动作,却没想到原来喝茶有那么多讲究。不一样的茶叶,其制作过程、冲泡方式都不一样。很荣幸能够现场喝到张掌柜泡的茶,喝下后回甘生津,不像宴席中的茶过浓、苦涩。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对其有基本的了解或认识。听完讲座后我深刻体会到,不要只局限在“自以为”的认知里,要主动去接触、尝试,搜寻相关资料,增进知识。

认识茶道
马凱权(初一孝)
        参加了这场讲座后获益良多,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茶具。我认识到茶叶根据其制作过程而被分为6大类,也知道了如何区分茶叶的好坏和茶的等级。张掌柜与大家互动,只要答对问题就能拿到4包茶叶,促进我们学习的乐趣。这是我第3次参加图书馆所举办的活动,每次都能得到惊喜,呼吁更多同学参与图书馆主题活动,增广见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