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0, 2018

华夏诗曲吟唱行 访于晓鹏老师


洪振丰、蓝浚塬(高二理忠)采访

问:请问老师是第一次来马举办“华夏诗曲吟唱行”吗?

答:是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马来西亚举办此活动,也是我
第一次到马来西亚。我们一行人昨晚乘搭飞机,今早抵达,下午很高兴地来到了兴华。其实,在中国大陆古诗吟诵各层面的相关活动都已蓬勃发展,这次很高兴能够前来与马来西亚的朋友交流。

问:为何会来马举办这样的一个交流会?
答:我想这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说一个民族、一个文化,它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或逻辑上的推理,也不是科学上的一个认证,更多的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我们期望通过大家一起诵读民族先贤所创作的优秀诗文,感染文化之美、促进文化交流。

问:请问您将在此活动进行哪些分享?
答:“华夏诗曲吟唱行”这项课程可以讲赏析,也可以讲学理,或者分享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交流。由于这是我第一次来马,尚不清楚兴华学生的水平到哪?有很多我想要分享的东西,不知道是否适合同学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学校的老师有所交流,老师们希望我能多做一些赏析性的分享。今天来到兴华中学,我带着满心的热诚,希望让大家感染诗词、文化之美,但肯定还会有一些不周到的地方,我尽己所能。

问:老师第一次来马弘扬文化,有什么特别的感想?
答: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访马,但听赖贞瑝先生介绍兴华已有70年校史,且完全是华裔同胞自力更生兴学办教,我觉得特别可贵、特别难得!当然,我相信这条奋斗路上必定荆棘密布,因为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在早年恶劣的大环境下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保留文化的根,我觉得这是特别伟大的精神。喜闻海外华教规模如此盛大,凝聚了成千上万守护文化堡垒的人,真的让我特别地感动!

        在中国大陆,部分老师其实更倾向于批评国家具体的一些问题,我想任何人,只要热爱这个民族、热爱这个国家,都会批评国家的不足。但是到了国门之外,我看到咱们这么多热爱学习中华文化的可爱同学们,我的内心有很大的感触,十分感动。抵达马来西亚的第一站就是兴华,但目前为止我完全没有一丁点的陌生感,和师生交流时彼此谈吐、文化各方面都很熟悉,今天我能够非常舒服、轻松地和大家展开交流,十分高兴。

问:您对此次的活动是否满意?有何评价?
答:其实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但由于时间有限,只分享了几首诗,每首诗里头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但今天来不及多说。原本我也列了一个大致的提纲,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地方就省略带过了,这对我来说实为一憾。

        会上一位女同学念了一首《夜雨寄北》,其实我是特别高兴的。透过观察同学们怎么朗诵诗歌,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那我身为一个老师才能够掌握指导方向,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我心里特别期盼学校能够加以推广类似活动,当然这绝对不是要给同学们压力,如果弘扬文化会给同学们造成压力,那么一开始就可以不办了。文化的熏陶必定要快乐开展,待用心学习到某个阶段会自我感觉不足,自诩更加奋发学习时,那代表你已经全情投入了,那时就算稍感压力也不会觉得是一件苦事了。人一辈子若有全情投入、专心致志于推广某一优良文化、沉浸文化之美,那不是特别快乐幸福的事吗?

问:请问老师这项活动还有什么待改进的地方吗?
答:没有、没有,我觉得都特别好,兴华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特别热情,让人宾至如归。我刚刚听到同学们唱由已故中国近代知名作曲家黄友棣老师谱曲的《礼运大同章》,洋溢浓浓的中国曲风,我觉得特别契合,十分欢喜。此趟前来与马来西亚热爱中华文化的师生交流,十分可贵,希望大家继续秉持与传承珍贵的文化瑰宝,丰富我们的人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