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菡霙(高二文商和)报道
9月22日(星期四),我校商学会的13名会员与大众传播出版组的15名会员在刘兼阀老师和林卿卿老师的带领下,于课外活动时间乘坐巴士前往巴生港口码头后,购买船票到吉胆岛进行户外学习。这项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室,通过田野考察关心生态环境和社会议题,同时思考,若要发展一个旅游胜地,该如何结合人文情怀与商业考量。
吉胆岛,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港岸外的一个小岛。全岛位于潮汐线下,以红树林为植被,因为植物覆盖率高,所以并不适合发展农耕业。岛上有两个华人渔村,即吉胆村及五条港村,两村之间的联系得经由水路。吉胆岛的居民多以华裔为主,以渔业和商人为生。吉胆岛对外交通是往返巴生港口的客船,每日往返15航次。吉胆岛上没有公路,村内的“路”是由各种建材在湿地上搭建高架而起的桥,这些高架的通道称路不称桥,仅有跨越河流的通道在当地才称为桥。岛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脚车,而摩托车因为安全问题被禁止使用。
当天的户外学习是以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商学会和出版组的同学要混合成组,以便可以分别以商业和人文角度,考察吉胆岛的生态环境、人文情怀,思考未来商业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讨论时有想法上的碰撞,得到双面思考。活动一开始,各组得到一本册子,册子内有不同形状的景点图片,组员们必须通过相关的提示找到指定的地点合照并且记录下有关景点的名称,这项活动有助于会员们认识吉胆岛及其特色。同一时间,组员们也需要利用限定的金额购买指定的食物,以培养他们成为精明的消费者。分组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各自拥有15分钟的自由时间,他们必须分析与观察吉胆岛居民和周遭的生态环境,如:卫生问题。观察结束后,所有的组员们都沉淀下来思考并完成学习单的任务。


吉胆岛拥有一个独特的“人文情怀”,那就是当地的居民多数很热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让游客们感到一种特别的亲切感。除此之外,吉胆岛艺术协会也将在今年的11月底到12月初举办吉胆岛国际艺术节。这次的艺术节将会有来自17个国家的120名艺术家齐聚岛上创作,欢迎大家抽空到岛上观看艺术家们的现场创作。这些文化创意构思,是当下商机的趋势,非常值得推广。
最后,我想引用迪奥(Audi)曾经发表的话作为结语:“商业是有逻辑和序列的,逻辑描述的是路径,序列给出的是优先选择。在科技和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目标和社会使命的交汇点上,有着无数种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命运。在利润为导向的商业世界,人文与情怀始终是一个稀缺品。在追逐灵魂的道路上,我们时常看到孤独的背影和淡淡的忧伤。商业最终指向的是利润,但走什么样的道路却跟情怀有关。伟大的品牌之所以能征服人心,与它们的情怀不无关系,在炫目的布景里,我们能影影绰绰地看到艺术、偏执、决绝,还有情怀。”此次的户外教学,像一次出游,我们接近了大自然,放松身心,也像一次田野考察,让我们观察许多平时不会特别留意的细节。撇开商业、人文、生态,或许我们最需要拥有的,是善于发现美的一颗心,并且怀着感恩的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体验岛屿生活
刘兼阀老师(商学会负责老师)

商学会与出版社的负责同学策划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更了解岛民的生活及思考如何促进我国马来西亚的旅游业。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认真填写已准备好的回馈表与学习单。希望经过这次的户外教学,学生可以透过体验岛屿生活,体悟到我们日常生活容易忽略的小细节,并懂得感恩及爱护美好的大自然。
周艺敏(初二仁)
这是我第一次到吉胆岛,以前只看过这岛的相关照片。根据学习单的提问,我观察到岛上的人民安居乐业且互相信任,他们会敞开着自家大门,也经常热情地彼此寒暄。吉胆岛一直以海鲜闻名,我觉得只要搞出个虽小但人情味十足、食物美味的小餐厅,也会有很多城市人慕名而来。此外,现代人都向往悠闲的生活,可以考虑经营民宿,同时将艺术、人文的元素加进来,推广旅游和文创相结合的理念。我挺喜欢这个淳朴的地方,很有渔村风味,下次会提议家人到这里吃海鲜、吹吹海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