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骏(高二理仁)林筠晶(初二平)王馨贤(初二礼)报道
第二场的大师对谈于5月30日(星期一)上午10时30分至11时30分假陈开蓉大讲堂举行,主讲人是张为民教授,由黄树群老师担任主持。以下为营员的问题:I16 陈晓慧(槟城大山脚日新独立中学)
Q: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发展,但也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因为空气污染而去世。如今,我们通过手机获取资料非常方便,但人们都沉迷于其中。我们利用地球资源来发展科技,也用科技来发展环境,所以您怎么看待环境和科技的发展的呢?
A: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同时也为环境和人类带来了种种伤害。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同时去面对这两问题。科技发展时,我们可以想办法预防它为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我们也可以通过科技去让环境变得更好。就像工业革命,虽然许多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但我们也发现后来医学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好,这就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我相信科技的发展会使我
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D05 吴凯雯(柔佛麻坡中化中学)
Q: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用处,但是科技也渐渐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一天,科技进步到让人类越来越冷漠无情,但是它会让社会越来越进步,那到时身为一个物理学家,会以人类的人性为中心还是以社会的进步为目的来决定是否要继续发展科技?

F02 刘婉云(柔佛永平中学)
Q:量子是否同性相互排斥,异性就相吸?量子移动系统产生能量,量子多的时候是否耗电,以后世界是否到处都是量子?
A:量子不会相互排斥,它可以在排斥和吸引的地方同时发生。其实量子不是针对粒子,量子是一种能量,量子是能量中最小的单位。每一个电磁表现出来的量子的个性主要是它的能量的表现显示。量子过程是一个演变过程,他是一个不耗电的过程。
F08 卢志勇(吉隆坡循人中学)

程是否必须摧毁原来的个体来产生新的个体?那么所产生的新的个体是不是还是原来那个个体?其智商等都会跟原来的个体完全一模一样吗?这个技术可行吗?
A:这是个更深奥的问题,这已是我们对人类作进一步了解的地方。刚才我说量子传输,把一个物体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可以说原子构成一个物体的结构,已经可以正确无误地传送,但是我们自然界里边有两种现象,一类是没有声音的,一类是有声音的;有声音的和没有声音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你有智慧、你有思想、你有距离,在这个传送的过程中,它是不是可以把你的距离、思想,智慧一起传送过去?这个问题,现在还不知道。

那我们的思想怎么来的?我们的记忆是怎么保存下来
的?我们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这在生命科学里其实还是个未知数。未来的科技发展,一方面量子技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它迫使我们对自己了解得更多。
昨天晚上,有一部分同学来听我的夜谈,我已经侧重讨论接下来物理学家的问题应该是:了解我们人类、了解自己是什么。过去四百年的自然科学发展,让我们对自然界的了解,从很小、很小的粒子到很大、很大的粒子,我们都已经相当了解,它的范围相当广大。但是,物理学以及人类现在还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身边有生命的个体,它里边所产生的记忆、思想、观念到底是什么?它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还不知道。这是物理学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所以你提了个非常更深刻的问题,谢谢。
H07 罗睿智(吉隆坡坤成中学)
Q:根据量子力学,人类可否通过
网络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那人类是否就必须化为量子,以光速移动?穿越时空和时光机是否能研究成功?

L06 林振宗(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
Q:能量转换应该遵守能量守恒,就是能量不会消失。现在大家都说能量危机,例如燃烧化石燃料,动能转换为热能,这个热量只是暂时储存在不同的形态并没有消失,那么能量危机是哪些不同形态的能量无法转换成我们有用的能量?

J22 郭佩谊(台湾明道中学)
Q:“薛定谔猫”的理论,盒子里的猫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那这个状况有可能真的存在?还是只存在物质波这种物理原理?
A:这是量子力学非常基本的问题,由丹麦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提出。量子力学分成许多学派,哥本哈本学派强调,量子的状态是没有办法精确知道的,唯有到真正量测时才知道它的状态,就好像猫在箱子里,要知道猫的死活,打开箱子便知道了,这就是量子的概率性。
I05 丘信耀(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

A:物理学描述的可能性包括两个领域,一个是在统计力学里面的,比如说热学;一个是量子力学里面的。他们虽有关联,但是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超导体就是电子与电子之间密切地关系在一起,使量子的状况持续保持。
D20 李佳能(砂拉越古晋中华第一中学)
Q: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物理学有冲突,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理论是可以把这两个理论相结合的,请问是什么理论?
A: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并不冲突,我们今天所学的物理学就是建立在这两个理论上的。相对论告诉我们自然界所有物体的运动是不随时空而变的,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自然界所有的物质都可用波函数来表示,两个结合起来构成了标准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物理现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