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26, 2016

兴华人——王慧怡(03)

 


据悉你也为兴华校友会新会所进行设计,请分享你的构思。
在校友会主席余安及副主席叶进来的邀请下,我为校友会新会所设计办公室。我提交的设计主要是以中国传统的“博古架”作为设计理念,透过巧思为会所营造一个“半间隔”艺术,“半”这个概念很有趣,既不像全玻璃般通透,也不像实墙形成完全的阻隔,“博古架”既有“屏风”的间隔作用,也有柜子的展示作用,其精致的设计还能够起到点缀家居的装饰效果。

接着你将会为母校设计校史馆以及人文走廊,可以跟我们分享你的设计理念吗?
人文走廊和校史馆的设计尚未落实,但我十分期待。兴华中学校史馆设计背景与目的包括:建设人文走廊传承兴华人的精神;继校史整理与出版,将校史具体化、直观化;提升校友归属感;让外宾透过参观、交流展开“体验式”宣导以及活化庭院与走廊空间。
我对校史馆的初步构思是,透过“展示窗” 将时间和空间交错把校史馆外化,“展示窗”内容可以定期轮换专题展览,提供一个承载历史的载体,并允许观者以不同的视角解读历史。材料方面,我选择以耐候钢 (Weathered  Steel)为建材。

据我所知,耐候钢是特殊的建材,上海世博会场卢森堡馆和澳大利亚馆也采用此建材。
是的,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因而不需要涂油漆保护,后期维护费用低,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佳。其特点是在室外曝露几年后,强烈环境中的湿度、盐分等会使耐候钢表面形成密致的锈层,由鲜橙色转化为古铜色,极端气候的锤炼反而使耐候钢建筑倍加增添美丽。
我期许所提呈的设计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言“一切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终将变得可爱”为兴华校史馆妆点风华。

谈谈你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梦想。
修读建筑设计六年中,我一直感觉建筑是一个很强势的东西。我很佩服日本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的“负建筑”理念,他提倡一个“以人为本”的弱势建筑概念。我想我的梦想就是设计出以人为本的建筑吧。




隈研吾是建筑设计界的鬼才,他曾提出“建筑让步,以彰显天地之美”,也说过“我想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让建筑物消失。”你是否认可?
我倒没有这么极端的立场,是相较平和的,主要是摆脱一成不变、避免复制强势。纵观人类建筑史,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强势、庞大的载体,比如中古时期的教堂以及经典建筑,都是极其巨大以彰显皇权、起着震慑人心的效果。但这些巍峨壮观的巨兽,在天灾降临时却往往是最脆弱的;人可以逃离,建筑却一夕轰然坍塌。

隈研吾的“弱建筑”及“负建筑”设计风格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你本身会把哪些元素融汇在作品中?
我认为建筑风格是次要,概念为首;风格是概念的延伸。现代城市高楼林立,城市形象被反复克隆,逐渐失去了个性与灵魂,我希望开创结合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建筑艺术,当然绿色建筑是一个方法,更重要是遵循自然法则、融汇人文关怀和人本复归。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情有独钟,会将中华元素结合到设计概念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