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1, 2015

天文学识教学工作坊


许莉真老师、黄乐仪老师报道

        8月1日(星期六),我校科技大楼协作楼举办“天文学识教学工作坊”,主讲者是来自拉曼大学化工系的张惠洁讲师。我校共有约20位科学与地理老师参与,一同领略浩瀚天文的智慧之光。

        当天课程分为五章,包括:课程一:科学初一下册第9章:太阳;课程二:科学初一下册第9章:太阳系;课程三:科学初一下册第10章:地球和月球;课程四:科学初一下册第11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以及课程五:黑洞的简介。

        第一章和第二章课程主讲太阳和太阳系,张老师指导大家了解太阳的特征及结构、了解太阳大气的结构、认识太阳系与行星,她也向大家说明发生在太阳表面的现象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指出太阳对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第三章课程,张老师以深入浅出的叙述带领大家了解月球的特征、认识月球运动的方式与轨道、认识月相的改变过程、了解月球运动的地理效应。

     “潮汐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有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是形成潮汐的主要原因,太阳的引力也会形成潮汐。”在探讨潮汐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后,她进一步阐明月球对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性:“水生蟹类动物涨潮时才会活动,而生长在岸上的蟹则会在退潮时觅食。从动物的潮汐节律可以看出,月球对地球生物的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她强调,潮汐与人们的生活、渔业、经济以及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人类正积极探索利用潮汐开发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第四章课程,张老师继续引导大家认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及昼夜形成的成因。透过课程,大家了解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效应、掌握地球运动的方式和轨道、学习公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历法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种基本类型。公历属于阳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历法。”



          最后一个章节是认识黑洞(Black hole)的演化过程、表现形式与分类特点。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黑洞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

        她指出,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甚至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黑洞无法直接观测,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讯息”,人类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

        五个章节紧锣密鼓的学习与交流,迸发天文学识教学工作坊智慧火花。张惠洁老师精湛的教学,交织与会者学习的热忱,为工作坊写下圆满落幕。

激发对天文的兴趣
洪梅珠老师

        这次的天文知识教学工作坊,让我对天文探测这个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讲者的渊博知识及热忱,感染了我对天文的好奇与兴趣。人类对天文探测的工作,不仅是物理、数学等专业的精密计算,也需要团队的合作无间,更是对探究者耐心的考验。
课程中,张惠洁老师对太阳的结构、太阳的活动如:日饵、耀斑等现象的解说,十分详细,让我对太阳风暴与太阳黑子有进一步的了解。另外,主讲者也介绍了几个可以观测太阳的观测站,原来任何人都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透过观测站观测太阳。张老师也对黑洞、白洞及虫洞提出概念性的解说,真是让我获益匪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吴佩芬老师
        8月1日的天文培训课让我觉得自己仿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此巨人就是来自拉曼大学的黄惠洁老师。虽然宇宙大而无边,但在惠洁老师的风趣教学下,我们犹如身在外空,近距离地了解太阳、月球、地球、行星、恒星、彗星及黑洞,正如老师所说的——天体真的很可爱。那天除了知识收获是扎实的,惠洁老师也体现出“学习无边界”的精神:虽然她在大学修的是化学工程,但天文知识却如此渊博,她对天文的热爱实在让人敬佩。

课程生动有趣
郑佩意老师
        宇宙的奥妙及神秘,令我产生认识及发掘其神秘的冲动。讲师知识渊博,生动的表情加上分享其真实经历,使天文课十分有趣。
上了张惠洁老师的天文课后,我能理清以前不了解的事情,如:黑洞连光都不能穿过,所以科学家不能够猜测黑洞里的结构;它也与时间和时空的扭曲有关。我也了解到极光和彗星的形成,认识科学家如何到其他行星收集材料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