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0, 2012

和孙维新教授一起谈天

 图片23

李颖洁(高二理忠)郑以璇(初三孝)报导

图片24  我校邀请台湾著名天文学家孙维新教授,于4月21日(星期六)前来开办两场科学教育讲座。两场讲座题目分别为“搜索外星生命的最新进展~系外星系大发现!”及“彗星陨石撞地球~从2012世界末日谈起”。   

  孙教授并非第一次来到我校,他在2008年担任我校主办的全国独中科学营主讲人,并于2009年为兴华天文台主持开幕礼及演讲,又于2010年前来主持全国独中天文学识教学工作坊。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天文,普及天文学识,孙维新教授再次受邀前来跟学生分享天文知识。    

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这两场科学教育讲座由我校和家教协会主办、马来西亚台大校友会协办。第一场讲座于下午1时30分在朝阳堂进行,讲题为“搜寻外星生命的最新进展~系外行星大发现!”。此讲座不仅开放予全体师生前来聆听,也邀请了其他学校的“天文爱好者”一起参与。

图片25  虽然这场讲座要探讨的课题是“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但是孙教授却借星系的自转与公转作引子,并以同学现场示范,大大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他在讲座中指出,银河系中有2000亿颗恒星、3200亿颗行星,所以要找到像地球一样拥有高等生物存在的行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图片27  孙教授也在现场作了一项调查,说明大家对于外星生物既好奇又害怕,“人类不希望自己是孤独的,但也不希望他们会过来”。这些矛盾的心理多半是受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下造成的。70年代电影中的外星人大同小异,头大大的,脖子细细的,天真可爱,没事还跟人类玩手指碰手指的游戏!”但90年代至今的电影中,外星人的形象和以前截然不同,“他们说来就来,说打就打,一点内心戏都没有。”

  孙教授指出,如果人类真找到了像电影《阿凡达》中的美好世界,拥有一切人类所需要的资源,却被一群科技落后的生物掌管,那人类会对这行星怎么做?人类的贪婪之心当然会把资源抢为己有,那我们还期待外星人来到地球后如何善待我们呢?

  他说,目前科学家正在寻找“别人的太阳系”,利用电波发射及接受,希望能够得到“回信”。以电波“沟通”,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宇宙浩瀚,一去一回的讯息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目前为止都没有接受过外星人传回来的具体讯息。

  结束前,孙教授总结,以宇宙的庞大与行星的数量看来,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高。星际间生命的相遇是迟早的问题,以目前的科技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图片26

天文学家趣谈世界末日

  第一场讲座会的内容偏向知识,而第二场讲座会内容则偏向大众化。讲座从2012年世界末日谈起。由于这是大众都很担心却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场在晚上7时于兴花园举办的天文讲座,主讲人孙维新教授还未演说,便已吸引许多公众人士等候听讲。

  孙教授在开始时说,大家对于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谜思多半来自于玛雅的预言。玛雅文明的5000年立法中的预言恰好于2012年12月21日结束,因此带给大家许多猜测。孙教授也用美国好莱坞的几部电影作引子,向听众说明电影中带给大家错误的内容。

  在科学教育与科普传播中曾经提及2011年3月20日所发生“超级月亮”是导致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原因。孙教授解释,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最近点比最远点离地球近了5万公里,所以每个月都可能发生“超级月亮”。而这并不代表地震和海啸和“超级月亮”的形成有关。

  孙教授指出,导致世界末日的种种原因不外乎外星来的天体(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表面活动极大期的连续磁暴、火山群大量爆发、气候改变及外星生物抵达地球等。

图片28

  此外,孙教授也在讲座中播放了几部美国好莱坞电影,例如:《明日之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世界末日》(Armageddon)、《末日救未来》(Deep Impact)等电影的剪接内容,并指出影片中错误的地方。因此,孙教授表示,了解科学知识的人就不易受骗。

  孙教授表示,天体的撞击其实有好有坏。彗星的撞击就可能带给地球水源和生命。“外星天体的撞击,造成生态的改变。天道有常,大自然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

  孙教授结束前指出,如果想遇上彗星撞地球,科学家预言得等到2126年,史威夫特—塔脱可能撞击地球!后果等同于10万座火山同时爆发或1000万颗氢弹同时爆炸的威力。孙教授更幽默的说道,等到那年我们再相约一起迎接彗星的到来吧!

  孙维新以渊博的学识、幽默风趣的语言,逗得所有出席者开怀大笑。现场也有不少听众提出问题与孙教授交流。

  两场讲座会都以观众发问环节作为尾声。至于第二场观众发问环节前,孙维新教授在众人面前,做了关于角动量最低能量原理的小实验。那些围绕在孙教授身旁,亲睹实验过程中的小朋友们,都叹为观止。

图片29

学生家长从中增见闻

  针对世界末日的座谈内容,从不相信世界末日的郑其恩同学表示,想听听孙维新教授如何专业地解释世界末日的假象。

  身为天文学会顾问的他,希望讲座内容可以加深,可是顾虑到并非所有人对此课题有研究,因此他建议校方安排一场专门对高中生进行的科学讲座会,进一步了解科学和宇宙。  

  晚上的讲座会,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聆听,对于校方举办这样的露天讲座会,家长陈翠心表示,孙教授幽默的演讲内容让她开心了一整晚。她认为学校应多举办类似的天文讲座活动,因为学校的资源本来就应该公开给大家参与,让更多家长、公众也能学习,从中增广见闻。

天文学就是一切根本

  孙维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般大众都会感到天文学非常遥远,但是天文学其实是人类最基本的学问。实际上,天文学是我们对整个自然环境的认识,即对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甚至整个宇宙以及从过去到现在。有正确的宇宙观念后,才能发展出正确人生观。这些天体的运行规律,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比如一天、一个星期、一年,这些都是来自天文学,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时间概念。

  更何况,在研究太空、观察天文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很多科技,都会回过头来,应用到生活里头。比如欧洲、美国等发明了极佳的望远镜,以及最灵敏的相机,而相机所用的晶片经特别处理后,就可以放到盲人眼睛里面,取代视网膜恢复视力。

  总的来说,天文学不只是让大家了解宇宙的奥秘,也出现许多科技,帮助地球的人类。

图片30

孙维新教授 目前为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国立台湾大学梁次震宇宙学及粒子天文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及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除此,孙教授也是电台主持人及电视节目制作人,以天文、科学普及化闻名。孙教授曾于2008、2010年前来我校为师生演讲,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听众了解抽象的天文学,将艰涩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成别人听的懂的语言表达给听众。

Tuesday, June 19, 2012

华语常识比赛

 clip_image001

图片22

谢锡福师报导

  校内华语常识比赛吸引了全校各班派出97队,超过388名同学参加。这是课外活动处指导下其中一项重要常年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时事、常识的认识及鼓动阅读风气,是项活动今年轮值由图书馆服务团主办,学长团、史地学会联办。

  比赛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初赛100题笔试,决赛则以现场口试方式进行。初赛于4月7日(星期六)下午1时30分至2时30分进行。成功进入决赛的班级分别是高中组的高三理爱、高一理信及初中组的初二和、初三忠。

  决赛于4月14日(星期六)下午1时30分举行,地点在黄景裕讲堂;现场评审为谢锡福师、苏进存师和张兴钤师。由于比赛是以口试方式进行,再加上除指定作答、补答、抢答外,当双方都不会时,也开放让观众抢答,使观众也有参与感,整个比赛进行过程紧张、热烈、有趣及更具教育意义。高初中决赛各问完60道题目,最后胜出者分别为高三理爱和初三忠。

  图书馆主任黄英莲师表示,华语常识比赛是我校常年活动,从过去初赛笔试、决赛口试,到决赛配合电子按钮控制、电脑同步投射题目、计分进行,同时也让观赛同学在双方都不会时,有抢答并获奖的机会,使大家都有参与感,也使整个比赛过程显得更热烈、有趣和更具教育意义。

图片21

  学长团负责老师杨四娇师表示,校内华语常识比赛一向由上述学生团体联办,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从未发生严重的纰漏;同学们的办事能力值得一赞。筹备同学邀请各科老师出题,在大家年复一年的努力下,题目可说是越来越具水平,虽以各领域时事、常识为范围,但题目的内涵则讲究启发同学们的人文思考为主要导向。

  筹委会学艺组长关孟贤(高一理信)提到,华语常识比赛出题形式多样化,相信是其它常识赛少见的,如以投射图片及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提问,如看图答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清明上河图、1989年六四事件、邱吉尔等;看、听影音说出答案者计有:安史之乱、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等。另外,他也举出像新力(Sony)当年在决定CD长度时为什么要订在74分42秒?(为了能完整录下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史上有几近全聋的贝多芬,在美术史上也有一位患上白内障几近全盲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请问他是谁?(莫内);台湾“云门舞集”到我国呈献《流浪者之歌》舞剧,请问这支舞蹈描述什么故事?(释迦牟尼修行的故事)及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作者(赫塞)等题目表示,类似这种既是常识,却又透着人文意涵的题目及出题形式,是我校常识赛设题的特点。

  当天出席观赛的老师尚有课外活动处副主任黄志光师、史地学会负责老师严伟扬师等,图书馆服务团、史地学会及学长团全体会员及许多同学都出席观看;比赛结束后即进行颁奖礼,整个活动可谓热络、充实、顺利、圆满举行。

兹将比赛成绩公布如下:

初中组个人奖:1.陈柯亦 2.曾乙健 3.刘泽丰 4.詹含章 5.林志康、林勤勇 6.詹亨一、林纪一 7.蔡子晴 8.郑以璇 9.杨洁茜 10.吕伟祥、钟其延、潘希敏、黄子倇

高中组个人奖:1.郑其恩 2.杨正念 3.廖伟胜、邓世轩 4.萧国豪、卓已安 5.李静宁 6.陈心凌 7.陈心嫒 8.庄渊翔、郑勋骏、陈平原、李志翔 9.黄吉伽、李颖洁、陈铭达、林凯扬。

初中团体组:冠军:初三忠(陈柯亦、李晟、林志康、詹含章)

亚军:初二和(林勤勇、彭德源、曾乙健、詹亨一)

高中团体组:冠军:高三理爱(郑其恩、萧国豪、杨正念、廖伟胜)

亚军:高一理信(林凯扬、卓已安、彭一沁、赖昕颖)

  主办单位也感谢参与本届常识比赛拟题与审题老师,他们是:谢锡福师、苏进存师、张兴钤师、黄英莲师、严伟扬师、杨四娇师、苏爱云师、吴美玲师、黄树群师、翁明娇师、洪福孝师、李天岱师、黄德胜师、黄芷欣师等。

华语辩论比赛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1

林凯韵(初二平)潘思颖(初二平)报导

  我校于4月24日(星期二)在朝阳堂举行初中华语辩论比赛,此项比赛是由课外活动处主办,协办团体为辩论校队及少年服务团;其宗旨是激发学生对辩论即时事的兴趣,进而提升思维及学习辩论的方法。评判为张载发先生、林镇耀先生和庄兴亮师。

法庭式盘问挑战大

  副校长兼课外活动处主任谢锡福师表示,辩论赛采用法庭式盘问(即1对1审问质询)、驳论、一对一攻辩、自由辩等赛制,对参赛同学是一大挑战。

  经过4月10、17日的初赛及复赛,成功晋级决赛的班级分别是初三智、初三忠、初二和及初二礼。决赛辩题为政府应或不应禁止在我国设置稀土提炼厂,初三忠为正方,初三智为反方。 

  比赛开始时,正方提出了稀土对人民的坏处,反方也站稳了自己的立场提出了稀土对人民的好处,实力不相上下,大家跟着节奏紧张起来。接下来,正方从经济、程序和安全方面提出了种种的疑问,而反方却面临无法给予正面回答问题的窘境。

图片20

  第二场辩论赛辩题为网络使人更亲近或更疏远,初二和为正方,初二礼为反方。反方提出了网络不能使人更亲近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肌肤上的接触。正方却反驳表示如果与母亲相隔很远。难道打电话给她不算亲近吗?

图片19

  经过一轮激辩后成绩终于出炉,[初一、初二组] 冠军:初二和(吴欣谕、詹亨一、林勤勇、曾乙健、赖浚颖、王凯泽),亚军:初二礼(黄洁晶、吴婕绮、陈可馨、伍楒烷、林欣颖、林双),最佳辩论员:林勤勇(初二和)。[初三组] 冠军:初三忠(陈绮玟、林如意、陈柯亦、李晟、黄奕琦、陈洁怡),亚军:初三智(吕伟祥、陈富德、林子渊、陈佳桢、陈泃霖、苏佳雯),最佳辩论员:陈富德(初三智)

舞展 舞出活力和热情

clip_image002

谢锡福师、陈洁滢、林颖倩(初三廉)、梅欣明(初三信)采访报导

  舞蹈社“当我们在一起”舞展成功于4月14日(星期六)在朝阳堂举行,吸引1600人前来观赏,跃动的音符及变幻的灯光衬出曼妙舞姿,赢得满堂喝采。  

图片14

图片15  当晚由一支洋溢南洋风情的《嘛嘛档》掀开序幕,借着节奏鲜明的印度风歌乐,把嘛嘛檔草根、朴素、热闹的风情展现无遗。接着是川味十足的《辣妹子》,身着简便民族服装的舞蹈员,把辣妹子天真、活泼、率直的风格展露无遗。《野地书生》描述一群学子,趁着春天结伴踏青,在草原上,在野地里,仍不忘琅琅读书,寓读于游,其乐融融。《梦乐园》呈现了每个人心中永远纯真美丽的童梦。《舞之旅》让舞者无拘束地将身体的能量释放,冲破极限,绽放生命的光芒。 

图片16图片18

  下半场首先登场的是《当古典遇上现代》描述一群自负的芭蕾舞者遇上一群跳街舞的少年,从互相看不顺眼到成为好朋友;虽然彼此跳着不同类型的舞蹈,但都能最终看到对方的亮点,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是一支饶有趣味,又透出包容差异,欣赏不同的美德。《童年》,是一朵朵迷人的花,是一阙阙婉转悠扬的笛声,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奏出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思;那是茉莉的芬芳,那是鲜丽的花瓣,宛如片片绚丽的回忆。《少女情怀》,用五颜六色的雨伞,象征少女们如诗的情怀,那是纯真的追求,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感染着自己的灵魂,领略这人生的异彩。《失》告诉我们,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会随风而逝,交织着迷惘与怅然,也标志着珍惜所有的感悟。《就在今夜》是成长的喜悦,是蜕变的生命,呼唤春天,舞动青春。当晚谢幕之舞《加油》,全体舞者以节奏鲜明、动感十足、无比欢畅的前进舞步,为这难得迷人的晚上,画下完美的句号。     图片17

  舞蹈社负责老师黄燕娣师、林春兰师共同表示,同学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一场演出,过程中面对许多挫折、困顿、茫然,重要是大家在过程中学习、检讨、改进等练舞及办事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并对每一支舞所要表现的内涵也能有更深入的体悟;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学校课外活动的教育目的。她们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演出,了解到自己的弱点,并在未来的日子里加以改善及提升。

  副校长兼课外活动处主任谢锡福师表示,每一支舞都是教练与舞者的心血结晶,舞者用他们的肢体语言,诉说着心中对美、希望、欢愉、勇气、力量的感受,透出多姿多彩的生活气息,也展现生命的能量和心灵的发展空间。

  当晚出席舞展的者还包括黄秀玉校长,她在受访时表示肯定同学们的舞技与创造力,也感受到同学们的活力与热情,她希望同学们将来在编舞创造的过程中也能注了更多文化的思考。

互相配合展现佳绩  舞展筹委会主席:林纡扦(高三理爱)

  举办这次的舞展就是要让舞蹈员们将所学的成果展现出来。这次的舞展是在从去年10月份开始筹备。主题“当我们在一起”的意义在于要珍惜大家在一起以及练舞的时光。在这过程,我们也遇到不少困难,如练习时间不足、无法集中精神等,所幸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希望舞蹈员们能继续互相配合,使下一届的舞展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配合度需加强  舞蹈社主席:陈芷恩(高二文商智)

  我认为大家在配合度方面需要再加强,例如当我们不能出席练舞时,得另安排其他时间,否则将会影响进度。今年的舞展举办得很成功,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希望毕业后返校出席下届舞展时,会看到舞展愈办愈好。

美好回忆  表演者:苏健威(高三文商礼)

  虽然我不是舞蹈社的一份子,但参与了这次的舞展,让我在中学生涯的最后一年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次的舞展让我的舞技更进步,我也发现自己有掌握芭蕾舞舞步的天份。我想对所有的舞蹈员们说:“你们都很棒,加油!我爱你们!”最后,我要感谢舞蹈社让我有机会在兴华的大舞台上表演。

表演风格特出  观众:王晓帖(初三信)

  我不曾参与过类似的舞展,但觉得这次的舞展举办得很成功,这当然跟舞蹈员的努力密切相关。我认为这场舞展的精彩之处在于舞蹈比较现代化,适合大众,例如:《失》、《当古典遇上现代》的表演风格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我希望舞蹈社全体会员可以继续努力,把更好的舞蹈展现给观众。

社会科学教学新尝试

clip_image001

邓世轩(高二文商廉)报导

  今时今日的教学不再是仅靠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了,我校高二理忠及高二文商义两班同学在社科教研组组长庄兴亮师的指导下,于4月13日(星期五)第3至第5节,在黄景裕讲堂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科学座谈会,讲题为“从文化大革命谈现代中国知识人的精神操守”。

图片12

以学生为主导的研讨模式

  为引发同学们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况有更深一层的省思,庄老师在“主题研讨模式”的框架下对讲堂课上的这场教学进行了一项新的尝试:由教师指导,学生为主导。老师首先用一周的时间向同学们介绍文革历史背景概况,并慧眼从两班挑选出5名同学进一步给予个别辅导,再由这几位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讲座当日,谢锡福副校长、符彩英师、郑理恩师、黄雅幼师及汤菁绿师皆列席给予同学们精辟的提点与不少的鼓励。

  文革是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大灾难,十年浩劫致使中共党组织和政府机构长期瘫痪,民主与法制荡然无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遭到贬损,遂严重摧毁、阻碍了科学、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各方面发展。在此运动过程中,许多在各领域里造诣甚高的知识分子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纵观今天中国大陆学界,我们仍无法寻得一个较具权威的对“文革”的公正及客观的评断。来自高二理忠的侯佳祺通过对大陆官方史观与西方汉学家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所进行的对照与梳理,发现不同作者/编者在撰写史书的背后其实难免隐藏着特定的立场与关切面向;从而让同学们深刻地意识到每一件事情皆有其多面性,阅读历史著作,我们应学会深入探讨其表面叙述背后真正的写作动机,而不该只单相信个别的一面之词而已。

研究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

  5位同学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来筹备这场教学活动。侯同学介绍了不同视角下的历史编纂后,接下来分别由陈平原、陈俐娴、丘敏学(皆高二理忠)及王舒涵(高二文商义)详细分析中国当代学者季羡林、巫宁坤、钱理群这三位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经历及其所秉持的精神信念。

  陈平原同学通过阅读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以及季氏去世后当代著名中国史学者余英时教授的文章,明白即使季羡林在学术研究上确实取得傲人的成绩,但是身为威望崇高的“大师”,他理应还代表学术界发挥一种对政府的监督、批判的力量,在反思此民族的集体愚蠢行为时的态度应更为积极、深入。是故,同学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在这种体制内的局限性省思里,在政权赋予的“国学大师”的光环笼罩下,学者因而失去了独立的力量,更放弃了敢于说真话的“硬骨头”。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巫宁坤原在美国担任中国在美训空军师的翻译,后来放弃唾手可得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到1949年刚成立的“新中国”去教书。巫先生在文革中受尽屈辱,最终逃亡到美国。走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劳动岁月,劫后余生的巫氏将亲历的血泪史及反思写成厚重的一本书——《一滴泪》(A Single Tear)。书中,作者对于“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I came. I suffered. I survived.)的坎坷人生并不悔恨,诚如巫氏所说,“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或反右运动,我也许会是一个更有成就的学者,也许我会写出几部有关英、美文学的专著。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关于这一方面的专书早已汗牛充栋了。《一滴泪》也许是一部更重要的作品。”一滴泪的故事,透过陈俐娴、丘敏学两位同学的娓娓讲述,在场师生因此感悟到在那黑暗时代里中国知识界整个“泪海”的具体形式;更由衷钦佩巫先生在数十年以暴力为后盾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仍可以始终保持住原有的价值系统,依然不失其故我。

  最后分享的是有关北大钱理群教授的经历。钱理群为主攻鲁迅与周作人的现代文学研究学者。文革发生时他正处于青年时期,浩劫初期他曾经是“毛泽东主义者”。后因父亲是国民党高层而被指责为“右派”而遭到大批判。文革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在那段时间的经历与作为,成为从一度相信,到挣扎,再到最终彻底反思的知识分子。他也指出了如何成为一个中国学者的条件:拥有求真的精神、有分寸、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战略、外圆内方和保持自我思想的独立性。王舒涵同学有条不紊的讲解,让这个原本理性的课题,更添生动。

观察现象、发现本质

  5位主讲人从以上知识分子的故事中谈论各别知识人的精神操守,再进一步尝试引领同学透过现象看本质,层层地揭开“人类史上最大的人为悲剧之一”的另一种不为人知的面向。主讲者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不时抛出许多具思考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希望藉问答的方式尽可能激起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亦促进师生间的互动。

  庄老师于课堂结束前为在场师生做最后的总结。他讲述知识分子在“自我奴化、自我践踏”与“自我独立性”间的抉择;老师接着还从中国传统中的“士”与西方“intellectual”的异同中对“知识分子”与“知识人”做出了界定。再以“知识人”需达致“献身于专业工作且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的标准来审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操守和行为,总结文革对当代中国社会的警醒。最终,冀望同学们能从“溯源”的角度去解释当今中国“信仰缺失、法治缺席”的问题;中国下一步的改革绝不可继续局限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倘若没有加速政治体制的开放、司法制度的整顿,文革的悲剧依然有可能重演。

为社科教学掀开新的一页

图片13  连续三节课之久的座谈会终于告一段落,同学们也意犹未尽地离席。参与主讲工作的同学感谢老师的提点与安排,他们感到获益最大;聆听的同学则表示希望更多的时间加强他们的基本知识点,那么对理解该课题会更有助益。庄老师说有望进行第二次类似的座谈会,继续让这样新颖的“主题探讨”教学模式融入正式的社科课程。教学路上,最让一位老师所感到欣慰满足的,莫过于如校长所说:见到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努力付出。庄老师难掩喜悦地表示,在一旁默默倾听同学们悉心的分析,当下确实有种说不出的满足与骄傲。他一直坚信,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教不会的,只要老师尽心、学生用心。看着只是高二的同学如此沉稳地将自己所读、所理解的两种立场的史观、两种不同面向的故事如此动人地细细道来,庄老师说道,“我依稀看到了,那是这片土地上,未来知识人的希望。”

  近年来我校在教育规划上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在正副校长的鼓励与肯定下,本次座谈会或可为我校社科教学掀开新的一页。它不仅可以提升同学的独立研究的能力,促使同学的多向思维,也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师们备课的苦与乐。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类学生主导的讲堂课将会陆续举行,让其他班的同学也能从中受惠,师生在挑战中教学相长。

颜振聪董事追思会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谢锡福师报导

  我校前署理董事长、兴华小学前董事长颜振聪的遽逝是华教界一大损失,颜振聪董事一生为兴华、为华教坚守岗位50年;守护兴华、献身华教,春蚕至死丝方尽,以生命的豪情、赤热的丹心,当仁不让、一马当先的精神,赢得“巴生华教火车头”美誉。

  我校于5月23日(星期三)为这位华教战士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追思会,缅怀其一生的行谊与贡献。共有2000余位兴华中小学五机构成员及师生代表出席是项意味深长的追思会。

  黄秀玉校长致追思文时表示,50年来,只要是为了兴华,只要是为了华教,只要是为了社会公益,事无大小,他都怀着一片赤诚,无私地、不计个人得失地献出心力。她说,颜振聪董事热情、豪爽、随和、追求正义的精神,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兴华中小学五机构代表苏顺昌董事致词时表示,颜振聪董事担任我校董事、副董事长、署理董事长、兴华小学董事、董事长长达48年,也曾出任校友会主席并长期担任各项要职及顾问。1973年,正当巴生中华独中面临被关闭之际,他与已故林玉静为首的30余位兴华校友,毅然负起当时巴生华社的重托,出任中华独中董事;在复兴兴华的路途中,还参与了中华独中的救亡工作,充分体现华教风雨同舟,独中一家的精神。苏顺昌董事总结说,颜振聪一生活跃,生命不留白,光辉灿烂耀后人。他说,如果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生命自然现象,他寄语同学们珍惜有生之年的分分秒秒,努力学习以服务人群、造福社会,如颜振聪一样,不枉此生!也期盼颜振聪为华教无私奉献的精神,能感召更多同胞为华教奋斗。

  颜振聪幼子颜建义也代表家属向全体兴华中小学董家教校友五机构成员,在父亲病危、治丧及出殡期间的关心、慰问、协助他们家属办理一切、学校降半校旗一周,派出管乐团奏乐,并让灵车经过校门前,安排师生等向父亲致敬等仪式,表示深深感谢。他也述及父亲一生为兴华、为华教奔波的往事,也赞扬母亲陈紫华长期在背后默默支持父亲的点滴。也是兴华中小学校友会主席的颜建义,对兴华中学用心细心筹备追思会以感人的方式呈现并颂赞父亲一生行谊与贡献,由衷感激。

图片10

  追思会上管乐团于序幕演奏《You raise me up》,并于礼成后演奏《Sweet bye and bye》,也播放了颜振聪董事简介短片《永远的火车头》、朗诵杨唤的诗《我是忙碌的》及合唱团献唱《好大一棵树》以向颜振聪董事致敬,火车行进的动画和音效也穿插在短片和诗歌当中,使仪式氛围意味深长。

  当天出席追思会者,除中学部正副校长、全体教职员外,小学部也由副校长陈佩莲率领50位小学生代表、中小学五机构成员有李平福署理董事长、卢金峰副董事长等数十位成员出席。仪式庄严隆重,令人感怀颜振聪董事活跃而有意义的一生。

图片11

颜董事遗体告别仪式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1

图片1   5月15日(星期二)是颜振聪董事出殡的日子,兴华中小学五机构代表、教职员生于遗体告别式上给颜董事致上最高的敬意。在公祭时,黄秀玉校长代表兴华中小学念公祭文,追思其一生行谊与贡献。随后,灵车驶向颜生奉献48载的兴华,兴华师生于校门口送别颜董事;在简单的仪式后,全体目送颜董事缓缓离开兴华驶向仙境山庄入土为安。   

  当天,由副校长兼训导主任苏进存师代表致词,以下为致词全文。

图片7  各位董事、家长、老师、同学,我们尊敬的前署理董事长颜振聪老先生到校了。尊敬的颜董事,您一生中半个世纪的岁月奉献予兴华,爱我兴华。多年来,您人格魅力感染了每个兴华人,也激励了我们,我们深切感恩及缅怀您对兴华付出的一切,您给我们的,是无价的兴华人精神财富,也是一篇充满激情的生命教育。您永远是我们兴华人心中的火车头,我们以您为荣,我们兴华师生向您致上最崇高的三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颜董事,请您一路好走,您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全体兴华人的心中。

图片8
图片9

永远的火车头 敬爱的颜振聪董事一路走好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3[8]

公祭文

  我们敬爱的颜振聪董事于2012年5月11日下午2时病逝,享年75岁。

  颜董事于1937年生于巴生直落玻璃,初中毕业于兴华中学,高中毕业于新加坡中正高中。曾担任我校署理董事长、副董事长、校友会主席、兴华小学董事长、雪隆董联会副主席、独大巴生区筹委会宣传、董总、独中工委会常委、循民小学、巴生中华独中董事等华教机构要职,参与领导兴华中小学、献身华教事业达50余年。

  在宗乡社团和地方公益事务方面,颜董事也积极热心,乐群好义。他是雪兰莪颜氏公会创办人之一、巴生永春公所、福建会馆、直落玻璃凤山寺、顺灵宫理事及当地村委。

50多年来,只要是关乎兴华中小学的建设、只要是关乎独中、华小的发展,颜董事没有不当仁不让、挺身而出,没有不身先士卒、登高一呼的。这种为兴华、为华教热情洋溢、一马当先的精神,使他赢得“火车头”的绰号。

  颜董事,您是巴生华教的火车头。

  1958年,支持母校扩建校舍,有您的身影;1962年,校友会军铜乐队成立,您是首任队长,那是巴生第一支华校军铜乐队,也是当时最活跃的军铜乐队,也是今天兴华中学管乐团的前身。

  1968、69年的独大运动,您以巴生区宣传的身分,奔走募款,获得各界热烈响应,共襄义举。1967年吉胆岛发生空前大火灾和1971年全国大水灾,您都参与了赈灾工作。一直到最近巴生树胶公会欲解散分产的纷争中,作为其中一名可从中获益的会员,您也始终主张必须将变卖的会产,悉数捐献教育公益机构。您是兴华人发展母校、爱护华教、造福人群的表率。

  兴亡大任千钧重,华教前途万里长,60年代华校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危在旦夕,您参与了1969年母校董事会大改组,担负重任,带动校友不分日夜地到滨海区、茶山、五条港等地招生,使兴华中学终能逐渐步上正轨。

  1973年,正当巴生中华独中面临被关闭之际,您与已故林玉静董事长为首的三十余位兴华校友,毅然负起当时巴生华社的重托,出任中华独中董事;在复兴兴华的路途中,还参与了中华独中的救亡工作,充分体现华教风雨同舟,独中一家的精神。

  1976年、1978年,为重建扩建兴华中学校舍,您参与举办了两次义卖会,成绩辉煌。1979年的万人宴筹获近200万元,创下当时全马华校筹款的最高纪录,您也是幕后功臣。

  80年代初,您发动了一批兴华校友、舞蹈组成员与中学部师生,展开一系列筹款演出,如火如荼地深入巴生滨海各地区,激起极大回响,深获各界支持,为兴华发展深入民心,为独中复兴运动加持给力,推波助澜,再掀高潮。

  80年代中期,正值国家经济不景,独中筹款面临困境之际,校友会与母校决定通过醒狮采青贺岁活动为校筹款。您长期担任是项活动的总指挥,于活动前负责申请警方准证、奔走巴生滨海区、雪州八大渔村、联络各地协理,不仅为醒狮采青活动,也为兴华建立了广泛而深厚的地方人脉关系。

  数十年的醒狮采青贺岁活动期间,您日日夜夜坐镇醒狮采青行动室,为筹获更好的成绩,为各队能顺利地出外舞狮,更为了参与是项活动的师生、校友、董事、家长的安全,负责地、坚定地指挥一切。

  在舞狮采青期间,若有狮队成员生病或迟归没有人载送时,不论时间多晚,距离多远,您都会二话不说地亲自载送。而且,在早期醒狮采青筹款活动中,有时地方上的华小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您也秉持教育的公心,酌情将兴华醒狮队在当地筹得的款项中拨出一部分,以协助有关华小。

  50年来,无论是文娱演出或教育活动,无论是筹款建设或奔走声援,只要是为了兴华,只要是为了华教,只要是为了社会公益,事无大小,您都怀着一片赤诚,无私地、不计个人得失地献出您的心力。兴华天文台的建设,从筹备到落成,每一个过程,您都参与了,并且率先捐出5万令吉作为添置天文望远镜的费用。

  您不仅在兴华筹款方面扮演火车头的角色,您也经常带领董事、校友、师生参与国内外的教育参访、交流、研习、比赛等活动。您热情、豪爽、随和、追求正义的精神,感染着我们,也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凭一时冲动做一件勇敢的事容易;要长久坚持一个真理,50年不改心志的爱我兴华,维护华教,造福人群,才是真难;但,您做到了。

  在兴华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您总是孜孜不倦地推动、组织各地方协理、广招赞助人的工作,为兴华,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您念兹在兹的,就是有没有把华教的力量厚植、扩大。您是兴华地方联络的经营者,您是华教基层草根力量的推动者。您以无畏的豪情、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力量,陪伴我们走过华教最黑暗的时期和兴华最艰难的岁月。

  今天,我们不但痛失一位良朋知己,也痛失一位始终积极乐观的战友、一位脚踏实地的民族教育的传薪者。我们对您的遽然逝世深感悲痛和哀悼!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兴华求存、复兴、发展的道路上,您朝天的热力,您高昂的干劲,将一直鼓舞着我们朝向热爱正义、追求光明的方向前进。

  安息吧,敬爱的颜振聪董事,我们永远的火车头!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6]

clip_image002[8]中学董事会

1962-1964 —共3年

1968-1984 —共17年

1985-1993(第13至第15届副董事长)—共9年

1994-2008(第16至第20届署理董事长)—共15年

2009-2011(第21届副董事长)—共3年

2012(第22届董事)—共1年

小学董事会

1962-1964(董事)—共3年

1968-1980(董事)—共13年(也曾担任总务、财政等职位。)

1981-2008(董事长)—共28年

2009-2012(董事)—共4年

兴华中小学校友会

于1960年开始担任校友会理事(副总务),并是第11届校友会主席,也曾担任副主席、总务、休闲等职位。1985年开始担任顾问至今。

(谢锡福师执笔)

 

紧急事故疏散演习 防范未然

clip_image002[6]

黄詠维(初一平)、彭荟嬑(高一理信)报导

图片11   “铃………”警铃声环绕整个兴华。我校于4月13日(星期五)进行了一场紧急事故疏散演习,让全体师生熟悉一旦发生意外时的紧急逃生路线。

  在长铃响后,各班同学在小队长与老师的带领下,列队后快速地到疏散地点集合。到达集合地,各班小队长在最短时间内点算人数,待确定班上同学到齐后,转告班导师,再由班导师向负责相关年级的行政正、副主任报告人数,同学们则纷纷蹲下等待指示。

  负责各年级的行政正、副主任包括初一级: 英语教学中心主任;初二级: 训导处正、副主任;初三级:体育处主任;高一级:教务处正、副主任;高二级:辅导处主任;高三级:课外活动处正、副主任;非班导师教职员:校长室书记长。

  在疏散过程中,总务处主任庄添辉师不断用扩音器指挥并给予提醒。待全体师生集中在篮球场与泊车空地时,庄主任为这次的演习做总结并说明注意事项。这次的紧急事故疏散演习前后共耗时9分钟左右,与预订的5分钟疏散完毕目标多出许多。

  听了庄主任的讲解后,同学们有序地跟着班导师回到班上,班导师们分别为班上的这次紧急事故疏散演习的表现作总结与提醒。clip_image002

应重视疏散演习  洪菡霙(初一平)

  校方举行这场疏散演习是让同学们了解疏散路线,并能快速和有秩序地到达集合地点,减少受伤机率。这次的演习,大家在听到警铃后却没有马上离开教室排队,在疏散过程中并没有加快脚步,反而是慢慢行走,甚至掉队了。我希望在下一次的演习,全体师生能达到在5分钟内疏散完毕的目标,也希望同学们能一起改善秩序,重视演习!

clip_image002[6]表现不理想  田诚敬(初二信)

  校方举办疏散演习是为了避免大家在真正发生意外时慌乱,导致更多人伤亡、财物损失等事件发生。在演习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的一些同学掉队或不使用固定的楼梯疏散。同学们应有秩序地排队并快速疏散至集合地点。我不很满意今年演习时的表现,做得不够好,以往疏散时间仅用4分钟左右疏散完毕,今年却用了9分钟左右。clip_image002[8]

应增多疏散路线  叶欣惠(高一理和)

  在疏散演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可以一直讲话,应赶快疏散,若真正发生火灾时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次的演习,疏散速度非常慢,若真的发生意外,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我认为校方应增多疏散路线,提高疏散速度。

clip_image002[10]办火警演习讲座  李欣怡(高二文商义)

  紧急疏散演习是为了让大家在发生事故时可以临危不乱,加强防范意识,虽然只是演习,但大家应该认真对待。由于教学楼楼层很多,同学们应该以快步方式疏散,而不是缓慢步行。我建议校方可进行整体的紧急事故疏散演习讲座,传达紧急疏散的意义或应注意事项等等,让同学们能更深入了解其中的含义。clip_image002[12]

同学缺乏危机意识  许俊豪(高三理爱)

  紧急疏散演习是要确保大家在真正发生火灾时都懂的逃生路线,避免发生人踩人事故等。同学们对于这次的演习很怠慢,没有危机意识,可能是认为这只是场演习而已,所以就没有认真地去看待这件事。我认为校方应强行规定全体师生能于5分钟内到达集合地点。此外,我建议校方可分配多一些班级到校园外集合,因为如果真正发生意外,同学们太靠近建筑物,或许会有危险。

clip_image001

1. 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地震),总务处的责任是把损失和伤害减到最低。

2. 总务处立刻评估紧急事故程度。

3. 总务处主任将紧急事故趋势向校长汇报。在情况需要下,校长马上宣布“紧急状况”,并启动疏散机制。在必要时,总务处马上拨消防局(电话994)。

4. 全体教职员依据疏散路径疏散到集中地(停车场/篮球场)。任课老师协助学生依据疏散路径疏散到集中地(停车场/篮球场)。各行政正副主任/书记长以最短的时间,在集中地各就各位,依照所分派的职责,马上执行任务。

5. 疏散时须关注:

1) 不可乘坐电梯

2) 冷静,不可慌乱惊叫

3) 动作迅速,但不可推挤或争先恐后

4) 不可携带任何物品

5) 位于下列课室编号的班级须事先组织3~5位同学,在紧急事故时循疏散路径,以平和的语调通知楼层及厕所内的老师和学生疏散。

教学大楼 国字型大楼

7楼 — 教7-04、教7-05 4楼 — 国4-02、国4-03

6楼 — 教6-04、教6-05 3楼 — 国3-10、国3-11

5楼 — 教5-04、教5-05 2楼 — 国2-06、国2-07

4楼 — 教4-04、教4-05 1楼 — 国1-11、国1-12

3楼 — 教3-04、教3-05

到集中地后,不可再返回建筑物。

6. 在集中地时须关注:

1) 班导师回到班级的位置。学生以周会三行列队方式集合,并各设一小队长负责清点人数。学生到齐后即蹲下。

2) 各小队长于清点人数后报告班导师。不论所报人数齐全与否,班导师须及时向负责相关年级的行政正副主任报告。

3) 非班导师不必再索取班级名单

4) 班导师教职员按照各科目分组集合。书记长负责点名。

5) 若发现仍然有教职员生未疏散到集中地,班导师或书记长须提呈名单予行政处正副主任,再由行政正副主任将资料转交予总指挥(总务主任)。

7. 如有受伤者,由班导师或书记长通知行政正副主任。行政正副主任马上给予适当的护理,并且在必要时通知总指挥(总务主任),以电召救护车(电话:999)。

8. 在确保安全后,总务主任才宣布让全体教职员和学生返回建筑物,进行所需的后续工作。

升学辅导系列活动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赵芷娟(高三理爱)李颖洁(高二理忠)报导

图片8   我校于4月7日(星期六)特为高中生举办一系列的升学辅导活动,其中包括教育展及升学分享会。今次的教育展共有45间来自国内大学及升学咨询中心前来参展,不仅可以指引同学查询大专院校的教育资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更能协助同学设定升学目标,建构进修生涯蓝图。

  教育展结束后,辅导处也为各高中二、三级进行升学分享会,主题为“问……走出你的未来”。分享会主讲人叶福兴是《升学情报》辅导中心主任兼马来西亚注册及认证心理辅导师。

  叶福兴在开场的时候就问同学:“将来要从事什么行业?要念什么系?到哪里升学?”并说明同学应思考自己的未来,不应受各方面的影响而改变自己未来的工作。他表示,同学在规划人生生涯时,须是基于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知道未来工作的性质。他认为同学不应只从事最热门的工作,而是要找寻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才是正确的决定。clip_image002

  为了让同学能从个人、外在和未来工作考量来了解作为未来规划的比较,叶福兴推荐同学使用“科学抉择平衡系”。他也希望同学也能从荷伦码(Holland codes),即性格类型——R、I、A、S、E、C型来知道跟自己性格相似的工作。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叶福兴呼吁同学能多浏览一些升学情报网(如:升学互动网www.fsi.com.my)及掌握更多关于升学管道的资料。他补充,不同的工作会导致未来有不同的朋友、生活,同学们得谨慎地选择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洪暐雯(高二理忠)报导

图片9   为了鼓励同学及早设定未来升学的目标与生涯规划,我校辅导处与英语教学中心联办,于4月13日(星期五)在黄景裕讲堂举办了一场美国升学讲座,特邀了美国教育辅导中心协调员Ms. Doreen John及INTI College AUP讲师Sam Liew前来给予同学深入讲解美国升学概况。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大学院系简介、有关的费用、申请入学的资格及简单程序、供留学生申请的奖学金、美国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和活动。

  讲座会的一开始,Ms. Doreen就为同学分析美国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的占据比例和之间的差别。公立院校是由各政府资助建立的学校;私立学院则是由教会企业等资助建立的学校。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公立院校的费用比较低廉,但是私立学院提供予学生的奖学金金额较高。提及申请入学的资格时,她表示,并不是每一所美国大学都有承认统考文凭,而且在申请美国大学时至少要有TOEFL文凭(美国认证的英文水平考试)、SAT考试成绩(美国入学考试)、IELTS文凭(英国认证的英文水平考试)等资格。

  她也向同学们讲述在美国留学时的课程专业选择,即有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之分。在籍学生可以只选择主修专业,亦可以选择双主修专业。她还补充,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可以选择是否要在暑假上课或者在大学做兼职工作。基本上,若不选择在暑假上课,至少需要4年以上才能毕业并取得相应科系文凭。

  Sam Liew讲师先概括地为同学介绍了英迪学院,再提出一些现在比较冷门的科系,让大家认识到新的科系。他也加以讲解AUP计划(American Transfer Program)。是项计划简单地来说,便是在籍大学生转换到美国的大学以继续他们的升学之路。而英迪学院这几年来送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不断地在增加,使大学生创出另外一片天空。

  听了这场美国升学讲座,同学们是否对于美国的升学道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是时候好好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