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辅导处与训导处于7月9日(星期二)下午1时50分至3时20分在潘斯里杨陈开蓉大讲堂举办外宾演讲,邀请了心理辅导师叶福兴硕士为高一级学生主讲“奋发,成为更好的自己!”。
演讲伊始,叶福兴讲师向同学抛出了一道问题,“就读高一至今,整体上你感觉如何?”,并邀请同学针对“还不错、满意、很满意”三个选项作出回应,以了解目前高一学生整体的状态。随后,叶讲师通过问卷请同学针对个人目前在学业表现、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家庭支持及自主性和独立性六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在该项目的满意指数越高。此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从中进行反思,了解自己在哪些部分需要做出调整与改善,找到奋发的起点。
叶讲师从学业表现、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家庭支持及自主性和独立性等方面请同学进行评分。其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从反思中找到奋发的起点。其中,叶讲师特别强调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性,除了可通过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如有机会在学会团体担任执委等要职也是更为加分。叶讲师鼓励同学利用高中这三年的时间培养这些能力,以提升现阶段的自己。
把握每一个难得的机会
接着,叶讲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国际残奥会羽球选手帕拉克·柯莉(Palak Kohli)的成长经历的影片,讲述她在天生一只手臂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将身体的缺陷转换为强大的力量。过程中帕拉克虽然遇到很多挫折及运动伤害,然而她籍着艺术创作疗愈自己,保持乐观的态度去面向未来。叶讲师表示,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应轻易放弃,而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抓住机会。对待每一个机会都应该抱有希望和信心,并把握和善用它。
叶讲师向同学表达问题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借此向学生介绍何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这类人遇到挫折通常不会一味抱怨,而是把这次失败作为成长的跳板,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倾向于限制个体的发展潜力,避免面对可能导致失败的挑战,从而错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随后,叶讲师播放另一部影片。影片讲述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以贩售现切水果维生。母亲因为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只能通过亲身示范教导孩子。虽然母亲没有过多的言语指导,但是女儿通过观察很快地学会了切黄梨的方式。
有一天,女儿看到其他小孩正在买冰棒,由于家境贫穷,母亲没有能力买冰棒给女儿。夜里,母亲突发奇想把凤梨切成冰棒的形状塞进冰桶内。隔天,母亲将冰棒递给女儿,当女儿开心地吃着母亲特制的凤梨冰棒时,突然有了售卖冰棒的念头。虽然女儿在第一次售卖冰棒时候没有成功售卖出去,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母亲的引导下再次走进市场,观察他人如何进行售卖,并从中得到了启发。影片想传达的讯息是“真正让你进步的,不是你成功的时候,而是你失败的时候”,当我们懂得从失败和不完美中找到机会和成长,最终我们便能迈向成功。
学习行为改变4法则
临近尾声,叶讲师请同学写下分别在“舒适圈内”、“需要稍微努力下”以及“需要刻意,加大力度”,这三种情况下,未来三周内完成的分别各3项任务,从有规划到完成执行,帮助自己建立自信。
因为自信是积累而来的,叶讲师也向同学推荐《原子习惯》,从中学习行为改变的4法则,其中法则4便是让奖赏令人满足的方式,在面对挑战时可通过追求奖赏的方式来达到满足感,并学会从失败中不断调整和改进,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叶讲师借助《先问,为什么?》中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一个为什么。你的”为什么“就是激励你的信念。”,以此鼓励同学思考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最后,叶讲师希望同学可以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因为只要每天进步1%,一年365天,最终会有37.38倍的增长。
珍视每一天,努力求进步
周颖彤(高一文商礼)
在我看来,高中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是累积知识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努力养成自主独立的习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礼仪和真诚的态度,发掘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珍视每一天,努力让自己在这段时光中成长与进步。
设定目标,更有动力生活
陈志敏(高一理信)
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取得好成绩。如果能设定一个更远大的目标,比如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会更有动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会努力学习,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在其他时间也会向同学请教,只要能理解问题,我觉得就是一种进步。
《兴华月报》2024年7月号
https://www.hinhua.edu.my/ebook/2407hinhuamonthly/mobile/index.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