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 2025

人人皆可自媒体,真的那么容易吗? 当网红没想象中容易

        我校于7月11日(星期四)下午2时至下午3时30分在黄景裕讲堂举行了一场讲座,主题为《人人皆可自媒体,真的那么容易吗?》。此讲座由《南洋商报》、富贵集团主办,兴华中学辅导处、图书馆协办,主讲人是创作型网红郑斌彦先生,主持人为张康祺先生。

        郑先生透露他曾任职记者,并同时经营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专页。待账号追踪人数达到一万时,他便辞掉记者的工作,把精力都投入到社交媒体事业中。郑先生说,早期网络上自称是“YouTuber”的人不多,长视频创作者的人数也没现在的多,早期制作长视频的创作者中,较为出名的有黄明志、林大咏(Ling Big Yong)等。郑先生说,当时他也创作长视频,以改编歌曲翻唱、反映时事课题闻名。他认为只要经营自媒体和达到一定的追踪人数,就能称为“网红”。

        主持人张康祺先生询问郑先生,他是如何适应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跨度的?郑先生表示自己没有“需要适应”的问题,反而这份跨度令他在创作新媒体时更得心应手,因为自媒体让他不断增加知识和技能。郑先生提到。他的灵感来自新闻和搞笑的梗。想要找到灵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新闻记者,例如找出目前火红社交媒体“小红书”的趋势,就比较容易搭上流量的列车。



找到自己的定位再加以发挥

        张先生问道,如果郑先生在网络上参考其他内容创作者,那在内容产出上如何做出区隔?郑先生说,他所制作的视频题材在网络上暂时没有其他创作者和他制作同类的作品。他也表示,若是要做出与其他网红不同的新年贺岁歌曲,就要制作适合大众、家长、老师、学生传唱的歌曲,且听了就能朗朗上口。他在其贺岁歌曲的创作中不仅推出了伴奏,还进行了完整的团康编舞,以方便学校筹备新年表演时采用。郑先生说,随着他在一场贺岁歌曲创作比赛中得了冠军,许多学校开始采用该歌曲作为新春活动用途,郑先生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

        郑先生在发布歌曲前几个月就会开始筹备。他也提到,网红并没有想象中空闲,偶尔也须出席活动。郑先生坦言,YouTube频道上几千播放量的视频所赚的钱只有RM2,所以他只能“斜杠”以维持生活开销。就目前趋势而言,他认为人工智能(AI)并不会完全取代创作,反而能帮助他激发自己的想法,并帮他合音、合唱。郑先生说,想成为网红要能度过高峰,也要能度过低谷。至于自媒体的内容产出,未必需要做到频繁更新,也可以把它当成记录生活的方式。

        郑先生建议,若要当网红,至少要经营三个社交媒体。网红不一定是正业,也可以成为副业。视频里的内容可以关于自己的正业或者是副业。郑先生坦言,拍视频,要趁现在努力创作,随后再完善作品。如果有网民批评之,则可以通过留言吸取好的意见,让自己不断进步。最后,随着问答环节和颁发纪念品仪式结束,这场讲座也画上完美的句点。

        此次的讲座出席者还包括《南洋商报》教育刊物经理兼教育主编范忠星、财经记者兼播客主持人张康祺、图书馆主任黄英莲老师、辅导处主任谢广婷老师、助理陈伟宏老师等。

同学紧贴网络趋势
郑斌彦(主讲人,自媒体创作者)

 
    此次来到兴华中学演讲,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兴华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犀利,比如:黄标和网红收入等,这让我感到惊讶。同学的问题也让我感受到时代正在变迁,现代的孩子可透过网络和媒体关注现如今社会的各种趋势和流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网红工作有所改观
谢念馨(初一平)

        我认为自媒体是一份很好的职业,在担任自媒体创作者的过程中,也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自媒体亦能当成副业,却又与自己的正业有所关联,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帮助自己的正业,例如:我的职业是一名华文老师,而我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和华文有关的课题。自媒体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工作,也能记录生活和跟紧时事。以前我对“网红”的定义就是做一些不太恰当的事或发表不太正当的言论而爆红的自媒体运营者,但是在听完这场讲座会后,我对网红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兴华月报》2024年7月号
https://www.hinhua.edu.my/ebook/2407hinhuamonthly/mobile/index.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