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0, 2022

壬寅年兴华端午翰墨展——忠之情怀 訪問篇

端午书画,得来不易;美不胜收,倍感珍惜!
邝美玉老师(端午翰墨展负责老师) 


1.为什么此次展览选择让学生参展而不是专业书法家?

以承传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学生每年参加一次挥春比赛是不够的。透过参展,一来,同学们有机会不断地自我要求,把书法或绘画创作得更好;二来,同学们可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提升书艺或画工;三来,书艺气息得以散发到兴华的每个角落。


2.展览选址和筹备过程如何?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此次展览选择在和悦轩举办,除了拥有人潮之优势,也可以避免作品受到疾风骤雨吹散、毁坏之忧。筹备书法作品方面,我从收到第一幅草稿(1月28日)到收到最后一幅定稿(4月19日)历时81天,而水彩画、硬笔字和龙舟剪纸作品也由我邀请参展。水墨画方面,由李增注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参展。最后是展览设置方面,是由少年服务团协助架设屏风,而来自初一爱、礼以及勇班的同学,则自愿协助张贴作品和写参展者资料。整体而言,筹备过程没什么困难。

3.办一个书法展不容易,让老师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有五:一、已故丹斯里杨忠礼董事长的墨宝“兴我中华,任重道远”。二、潘斯里陈开蓉董事的墨宝“和悦轩”。三、缅怀与延续已故郑瑞玉校长与我的一段缘分;郑校长健在时,某个傍晚,她向我招手,让我看她的书法作品“人文科技,面向未来”;她指着摆放在地上的两幅“面向未来”,很谦虚地问我:“你觉得哪一幅比较能搭配‘人文科技’?”当时,我想:这岂不是“问道于盲”吗?这一幕深深地烙印在我内心深处。四、某些课室所挂着的董事们的墨宝。五、已故母亲曾带我去新加坡晚晴园观赏“报得三春晖——孙中山与星洲华侨”展览当中的书法作品,那肃穆而宁静的环境深深地吸引我。


4.如何鼓励大家多接触书法?

        我坚持推广书法,是希望书法四美(线条、结构、色彩以及意蕴)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此外,若要鼓励大家多接触书画,一、平时,学艺股把同学们的书画佳作张贴在班内的布告栏。二、有一个像和悦轩的地方,是大家的必经之路,且有固定屏风,才能让大家随时观赏各班优秀的书画作品。这么一来,书画才能生活化,并非停留在举办展览的模式。三、我有一个想法,可能是异想天开,即至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书法被列为正课,进而被列为必考科。身为龙的传人,有责任把书法和水墨画发扬光大。人们天天运动,身强体健;人们常动文房四宝,心情舒畅,灵性清明。


5.老师的办展心得?

        书画知识浅薄的我,非常感谢学校行政层、协助指导和点评的庄振权老师与李增注老师、批改书法作业的华文老师以及参展同学,大家群策群力,让作品在人文走廊和悦轩亮相,点点滴滴绘成和谐愉悦的感人画面。

        既然书画参展者一心一意写出最美的作品,就要有人把那一颗颗对书法或水墨画真挚的热爱之心凝聚成一颗大爱心,让大家随时可看到书画线条所传达的善美涵义。我以赖全合书画家所说的“书法是心灵线条的艺术”以及“永远都是初学者”,与同学们共勉。总之,此次展览,可谓“端午书画,得来不易;美不胜收,倍感珍惜!”



“认识书法”比“学写书法”来得重要
庄振权老师(书法研习社指导老师,端午翰墨展书法作品指导与点评老师)
        审美是主观且多元的,应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从大家的作品,看得出大家都很用心写,各有千秋,难分高下。因此对于各展出作品,我都喜爱。我本身是独中出身,课业繁重。当时,学习书法是使我内心平静的唯一方法,这就是我接触书法的契机。“书法”二字,涉及层面很广,也因如此每一次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领悟。比起“学写书法”,以不同的思维去“认识书法”,并开拓学生对书法的审美观更重要,这样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认识到端午节时应避免说“端午节快乐”
赖信咏(初一爱)
        我有参与此次展览的筹备工作,当展览成功展出,我感到开心及满意,因为自己帮忙张贴多日的作品被展出来。透过这个展览,我除了认识到书法,在筹备过程中也学到了端午节时应说“端午节安康”或“端午节吉祥”,避免说“端午节快乐”,因为端午节是屈原的忌日。展出的作品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忠诚”。如果下次还有办展,我会想参展,因为我觉得如果自己的作品被展出,会很有成就感。

兴华月报》2022年5月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