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8, 2017

文创独旅 “情。愁”唐宋诗教学—— 近体诗创作(一)


        高一华文上册第三单元共选录了八首唐宋诗。每年一开学,根据教学进度,高一级的华文老师即进入主题一“情•愁”的唐宋诗教学。除了按照单元及各课学习要求进行教学外,本级华文老师也让学生尝试近体诗创作。我们让学生先从自己的名字学习平仄音调,然后就方言比如福建话或广东话教学生找出入声字,并学会找出诗句韵脚,明白近体诗的格律。从绝句到律诗的教学活动,逐步掌握基础知识。教律诗时,又以课文所选五首律诗为主,教学生辨识、判断颔联,颈联的对仗句有否符合格律。

        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适逢年节前后,正好安排搜集春联的作业活动,请学生在过年时,实地搜集亲友们张贴的春联,之后互相分享。

        在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掌握了诗作格式上的基本技巧,他们学会了平仄音调及明白了对仗句的要求。至于诗歌内容,在进行赏析诗歌时,从诗眼,意象,意境,动静,虚实等方面切入。在讲解每首诗之前,先介绍诗人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再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效果等,并强调诗歌生动,优美,精彩,特别之处,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赏析一首诗。另外,也鼓励同学尝试创作。

        学生以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创作活动,各组不论创作几首诗,每组最后只能表决选出一首交给老师。虽置身当今科技时代,学习环境今昔迥异,也一样可以体尝、感受、模仿古人作诗的滋味。学生
呈交的作品中,也不乏可取之作。

        近期华文科研小组正举办校内华文征文活动比赛,有两大主题,题目自拟。体裁多样化,除了散文、新诗、小说等,其中也有古诗体裁。相信各班级都已收到了比赛简章,而同学们既然学会了创作近体诗,不妨尝试多项体裁的创作,积极参加比赛。

        期待收到你们的参赛作品。同学们,加油!




组员:陈欣霓、徐绮彤、郑靖霖、许峻宇、许有恒、郑如恩
班级:高一理忠

《故乡》
故乡在远方,
分隔数千里。
心事明月知,
天涯情不已。

        本组同学的原意是想象离家在外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情意,以空间的距离强调了思念的深情。同学能借明月,天涯等意象,情景交融地将想象的情意流露,让人不禁低回于唐朝诗人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有北宋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的深切思情中。

        同学们目前能时时和家人共享天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且好好把握当下与家人亲友共处的温馨时光,因为将来或因游学或因工作的缘故,不得不远隔数千里时,真的就只能将天涯思情空寄明月了,即使到时能时常回家,终究会有“客舍似家家似寄”的无奈啊!




组员:李康杰、吴汶谚、梁言墉、邱紫盈、苏家仪、
            林佳杰
班级:高一理忠

《孤独》
细雨纷纷降,
醉翁行暗巷。
夜深不见人,
踉跄失方向。

       且不论也不谴责醉翁为什么喝醉酒。只就题目拟为《孤独》而切入。
        灯光、镜头从空间落下,焦点慢慢转移集中:在一个下着细雨的深夜,一条黑暗的巷弄,一个酩酊醉翁,在黑暗中踉跄着苍老孤独的身影......
        眼前一片黑色的画面,隐藏着孤独与不为人知的一个背景一段故事。老者或许隐没在黑暗中,没有人发觉,也没有人关心。他在黑夜中迷醉,遗忘了世界,也被世界遗忘了。诗眼“暗”字,深刻地强调了诗的意境,不止外在的环境黑暗,醉翁的内心也是一片漆黑。题目拟为“孤独”,相当贴切。细想若拟为“遗忘”,当更能烘托出孤独醉翁的悲凉处境。
这一组的组员们构思巧妙,诗句简洁,意象自然丰富而不着痕迹,颇富艺术效果。




组员:陈嘉敏、陈佳瑜、陈新天、洪景彦、
            沈晓萱、郑圩杰
班级:高一理忠 

 《前进》
学程何所似?
逆水一行舟。
不进顺流退,
孜孜永不休。

        这是一首励志的诗,源自谚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组员们将原句改写为五绝。前三句保留原意,最后冒出的佳句突出了奋发向上,积极不休的意志,是整首诗的亮点。

        诗作看似简单易就,然而有几次,嘉敏也不时利用下课时间问老师有关平仄格律与韵脚的问题。所以,这一组也是过了一些时日才完成诗作的。而之前,本组同学新天也有另外的创作,只是未被组员选上。

        希望同学们能以诗句“孜孜永不休”作为座右铭,将来在学习路上遇到困难时,能不轻易退缩放弃,而永远抱持着积极、奋发向上的心态,不断向前进,孜孜永不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