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8, 2017

每月书讯 6月份书讯 生命的惊叹号 读《万物简史》有感

     

      关于本书   ···········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人”与“生命”
        什么是人?我为何在此?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大哉问从古至今哲学家们议论纷纷、喋喋不休,而我也不断地思索着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读过这本书,让我对“人”与“生命”有了新的领悟。原来对生命的思考可以用科学来诠释!从唯物的角度来看,世上一切的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如桌子、水、空气、岩石、行星......包括任何生命体。人是由十万亿个原子所组成,在我们生存期间进行几十亿次的运作。“我们身上的每个原子肯定已经穿越几个恒星,曾是上百万种生物的组成部分,然后才成为了你。”但人的形成不能只有躯体,否则与死物无异。“在赋予我们生命的化学物质里,只需要4种元素:碳、氢、氧和氮,加上少量几种别的东西,主要是硫、磷、钙和铁。”所以人类是由自然孕育而成,与万物同源,这种想法多么恢弘!

        对于科学,任何生物都是生命,包括微小的细胞、细菌,而且正是这些看似卑微的生命成就着人类。生物的本能就是继续活下去,虽然有些并不总是想大有作为;生物不时灭绝,也不断地在继续。“自开天辟地以来,存在过上百上千亿物种,其中99.9%已经不复存在,而我们能在地球上幸存下来,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而且“还极其——可以说是奇迹般地——好运气。”甚至“我”成为了“我”,是必须一代代的祖先、父母在恰当的时间结合,否则我们肯定不会存在于世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不可思议的存在,都是生命的奇迹!



        作者在结尾时这么说:“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寓意的话,那就是我们来到这个地球,实在是十分幸运——这里的‘我们’,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我们这个宇宙中,获得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更是双倍的运气。我们不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还享有独一无二的欣赏这种存在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美好。”人类似乎得天独厚,更受眷顾,成为万物之灵。而此生为人的我们,岂不是该为自己的幸运而感激流涕,因为此生的“我”是个拥有自主意识、可以追求理想、让生命富有意义的生物,而不是脚下的一颗小石子。

        人类是所有生物中最忌讳死亡了。或许死亡一点都不如我们想象可怕。“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原子就会天各一方,去别处寻找新的用武之地——成为一片叶子或别人的人体或一滴露水的组成部分。”死亡只不过是自然规律,天地万物尽是依循此法则死死生生,所以万物到了生命的尽头,结局都是回归尘土。灭亡也是重生的开始,以此诠释生命死亡,不是更自然、更达观、更伟大吗?

        这本书是我意外的收获,它提醒我学会关怀自然,因为是自然孕育着我们。只要我们摘去麻木的眼光来感受这世界,你会感恩自己正呼吸着,惊叹于世间万物的天造地设,并珍惜自然界所赐予我们的恩泽。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在自然界中,我也是一抹独特的风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