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卿卿老师

人家都说:“宁静致远。”从植物身上,我学到了另一种生活哲理——“不用太积极做什么,就是一直存在着,慢慢大家会好奇,开始跟你建立关系。”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存在太消极,但我却觉得这样的状态是好的。这世界纷纷扰扰,而我只想“上善若水”,做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状态。做好自己的本分,像植物一样,不为什么而绽放,自然会吸引来喜欢你。
这些年,我与植物休戚与共。

我们人对未来、美好有想象,但对生活缺乏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但其实我们对生活该是什么样子的理解有落差,而大自然的存在,就是把落差弭平的一种媒介。再忙碌的人们,若愿意放下工作到公园散散步,心情自然会放松;再不开心的时候,看到一朵漂亮的花朵,心中的闷气多少得以消解。大自然和植物,就是让我们把生活回归平衡的宝物。愚钝的我察觉到了这点!于是乎,我就这样踏踏实实地经营起我的“天使花园”。除了老实地播种、翻土、施肥、修剪以外,我还照相,把植物的成长与变化记录下来。通过这些过程,我的心慢慢定下来,悲伤也慢慢地稀释。哦,那是一种神奇的疗愈过程。
然后我也看了许多跟植物有关的文学作品。我发现了《楚辞》、《诗经》、唐宋诗词中的植物意象,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葬花、史湘云醉倒芍药花下。古典文学的美,与植物意象脱不了关系。来到现代文学,鲁迅先生也曾在《朝花夕拾》里回忆自己爱看花卉书籍,而且能鉴定花草的名称及特性,他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个令人向往的儿童乐园。然后,我还爱上了席慕容的诗歌《一棵开花的树》。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也许你就该学学植物,花开花落,任由时节,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