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娟老师报道
课程一开始,孙教授就表示,希望透过这次的天文培训能让老师们知道如何把天文、太空、宇宙等知识教得比较有趣。他认为:“老师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直接性教学,因为学生缺乏把课本上的知识链接到实际星空的本领。他建议必须带学生到实际的地方去验证书上的道理。兴华中学得天独厚,设有先进的天文台,老师们应当善加利用并提升整体的天文水准。”此外,教授也劝勉老师们要完全熟悉所教的内容,把知识融会贯通之余,也要时常和学生分享有关天文的最新动向。如此,除了能够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能增强他们对天文、宇宙和太空的兴趣。在此培训当中,孙教授特别提到了一项近期太空最新的研究成果,那就是第一节火箭回收。他让我们现场观看火箭喷发、第一节火箭回收成功和一些失败回收的影片。孙教授提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这是一家由PayPal创始人Elon Musk建立的美国太空运输公司。这家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成为第一个能够发射回收宇宙飞船的私人公司。
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回收猎鹰九号,Falcon9的第一节火箭,火箭成功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笔直降落在地面上。这是SpaceX首次成功实现第一节火箭回收,也是首次成功的陆地平台回收。2016年4月8日,SpaceX成功回收猎鹰九号的第一节火箭,发射后约10分钟降落在海面上名为“当然,我依然爱你”(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的回收浮台(10米 x 10米)上。这是SpaceX第二次成功实现第一节火箭回收,也是首次成功的海上平台回收。SpaceX 每次发射费用大概为 6000 万美元,其中燃料成本仅为 20 万美元,如果实现火箭回收后,每次的发射成本可以降低到 600 万美元。
孙教授也非常关注太空垃圾的问题,他向老师们提到关于处理太空垃圾的方法,如:利用激光和小可爱机械人。太空垃圾是在地球上空、已无任何用途的人造天体,包括已除役的卫星或太空船、最後几节火箭、太空船分离或运作时释出的各项垃圾、太空船和各个火箭爆炸或相撞之後的残骸、固态火箭废液、太空船或卫星等受到热压或小粒子撞击而释出的微小涂料碎片等。
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每年还在以2%至5%的速度增加。太空垃圾在太空中以每秒6000至7000米的速度运行,因为相对速度很高,潜在危害极大。一个仅10克重的太空垃圾所产生的撞击能量,相当于时速100千米行驶的两辆轿车迎面相撞产生的能量。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利用说故事的方法教学
孙教授与老师们分享了他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利用说故事的方式传授知识点,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法。此外,运用适当的辅助教材,也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管道。教授提到他曾经利用《The Martian》(火星救援)这一部电影作为教学工具,透过主角如何在火星上存活的行动带入相关的科学知识。
结语
上了这堂培训课,我掌握了非常多的太空知识。孙教授的分享,让我反思和思考许多:我们常认为太空离我们很遥远,平常不太留意太空最新动向,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对太空、宇宙、天文的了解,只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随着时代发展,天文发展已经远远超越课本上的知识了。身为科学教师的我应当省思,科学知识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能教学生什么?天文、太空、宇宙的新发展,显示人类的进展。但是若是人们无法满足个人越来越强的欲望、不负责任的行为伴随而来,到底是促进人类发展还是摧毁了人类呢?
去解决地球的问题。
掌握最新天文知识
谢宝琳老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