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3, 2022

高二外宾演讲“心理健康——我该关注的事”01

    
    校辅导处于2月22日(星期二)下午2时,通过Zoom线上平台举办高二外宾演讲,主题为“心理健康 —— 我该关注的事”,邀请毕业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硕士——吴俪琼心理师,引导高二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于自身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由身、心和社会互动这三个方面所组成的。身、心指的是工作学习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平衡;社会互动指的则是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良好维系。当这三方面达到了平衡,人们就会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吴老师表示,“预防胜于治疗”不仅能够套用在生理健康上,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可以达到相同的作用。

储存心理资源

        维持心理健康就好比平日存钱的习惯,从小开始培养健康的心理习惯,就等同于把钱存在银行里收获利息,而我们便把这些“利息”称作心理资源。当人们遇到困难时,这些心理资源有着一定的“反弹力”,可以使我们不会因为一次的挫败就被打垮,反而可以帮助我们舒压,甚至解决相关问题。

        那我们应该如何判别自己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呢?心理健康的标准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是指自己发现问题的存在;客观则是其他人发现自己的问题,且自己并没有任何有关意识。心理健康的人通常也拥有以下特质:

(一)有效发挥所长: 了解自己的强项、天赋、能力。

(二)能够接受及面对挑战: 遇到挫败时不会轻易被打垮。

(三)能够维持真诚、稳定的亲密关系: 能与他人维持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

(四)归属感、贡献社会: 感到自己备受重视,并且可以对周围的人做出贡献。

(五)同理心: 可以聆听、同时尊重及接纳不同的观点。

(六)幽默。

(七)不回避困难或情绪困扰,能从伤害中逐渐修复、成长:可以勇敢面对相关问题,并且能主动寻求帮助。

(八)合理的道德标准:

      在对的场合做对的事情、具备合理的价值观来引导做出生活的决定。

(九)积极、有活力: 对生活满怀有希望,很少出现消极想法。


情绪问题错综复杂
        青少年的压力是来自于多方面的,我们不可轻易把情绪问题归咎于单一因素。吴老师表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青少年的压力通常来自于学校、学业方面。再加上现今社会赋予青少年“国家未来栋梁”的期待,使他们的压力大幅度增加。各种人际关系、家庭纠纷、校园和网络霸凌等,更是困扰着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

  

     或许我们耳边都曾经出现类似的声音,“人人都有压力,为什么只有你受不了呢?”“天底下那么多年轻人,哪个人是没有学业、感情压力的?”吴心理师说道:“切勿因为自己无法良好地消化压力,而陷入自责的状态。”这是因为一个人所面对的压力可能是日积月累而成的,这些压力往往都已经达到了我们的负荷范围之外。她提到,有时候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舒缓,但假设这些压力已衍变成心理困扰时,那表示我们正陷入了高压状态。因此,心里患者通常都会时常感到紧绷,同时会因为不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而感到无助和挫败,导致心理健康每况愈下。

        除了自我检视之外,我们也可以注意身边的人是否遭遇着情绪的困扰。我们可以先观察其外在及形象,如:衣着打扮、个人整洁。接着,注意他的行为举止是否有异样,如:经常迟到、逃学、旷课等,或是性格突然出现大改变。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查看该者是否经尝发布负面或偏激的文字、图片等等。总的来说,若我们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许多偏离平时的行为时,都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避免在病入膏肓时,才无奈为时已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