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4, 2022

高一外宾演讲 《关爱自己的生命》


         2月22日(星期二)下午1时50分,我校辅导处于ZOOM平台举办高一外宾演讲《关爱自己的生命》,邀请冯以量硕士担任主讲人,以六个故事推广珍惜与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

        冯老师是一名临终关怀推动者,拥有澳洲南澳大学社会科学(辅导)博士学位,现任马来西亚孝恩集团辅导与谘商部门顾问兼主管,著有《已亮的天空》、《寻找光和爱》、《陪你到最后》、《把爱带回家》、《再见,再看见》等书籍。

        第一个故事,是冯老师曾经为一位年仅10岁的脑癌女患者,车华一场生日会。不大的病房里挤满了世界各地的社工、大学义工,桌子上放了蛋糕、水果、三明治等。所有人都面带微笑,为女孩唱着不同语言的生日歌。尽管女孩陷入昏迷,听不到、也无法做出回应,但冯老师认为,若女孩的母亲若回想起这天,一定会感到开心和温暖吧?

另一个也发生在病房的故事,是一位卧床不起的老爷爷,希望妻子协助他自杀。当妻子听到丈夫的要求后,心里即难过又担心,于是委托医生找到冯老师开导丈夫。起初,老爷爷对他非常抗拒,一段时间后,终于被冯老师感动,并希望在生日当天,对所有出现在自己生命里的人说声谢谢。在冯老师的帮忙下,老爷爷终于完成了这一心愿。最后,老爷爷决定好好度过余下的生命。

        故事三讲述的是一位大男子主义的丈夫,结婚时体面的求婚、婚礼、彩礼,他一样都没给妻子。婚后的他又对婚姻不忠,不幸染上了艾滋病。妻子终究抵不过心软为丈夫把屎把尿、不厌其烦地照顾丈夫。男人觉得自己亏欠妻子,希望冯老师帮助他补办婚礼并担任主持人。最终在冯老师的证婚下,两人完成了这一件“人生大事”。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华裔女孩与躺在病床上的继父的故事,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感情已突破种族和血缘的束缚。继父临终前,女孩曾问他想要什么?但爸爸却说,只要女孩握着自己的手就足矣。因此,当继父陷入昏迷时,女孩便寸步不离地陪在他身边,牵着他的手。一直到女孩的爸爸吐出最后一口气的那刻,女孩才舍得放手。这让冯老师体悟到,牵手是爱,放手也是爱,尤其是在面对死亡到来之时就不得不放手。

        第五个故事,是一位观念传统的爸爸,从不过问孩子的一切,直到被诊断出患有癌症后,才想要接近与了解孩子,才发现已无法与孩子沟通。因此,他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父亲,长时间把自己锁在房内。在冯老师的协助下,这位父亲开始向家人说出自己的内心话,并且请求家人原谅他这些年的失责。这位父亲无条件的爱最终成功融化了他和家人之间的隔阂,他们的感情不断升温。

        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位没有亲友的独居老人,希望冯老师可以帮他简单地处理身后事。其中,希望冯老师在树下插一根白蜡烛,点燃蜡烛后跪下合掌,说:“你这一生的功课已完成,请你不要带有任何眷恋地跟随烛光离开,祝福你。”老人火葬那天,冯老师带着伤感的心情完成这一仪式。

        冯老师表示,这些故事让他顿悟,自己的工作就是达到“生死两相安,生死两无憾”,让活着和死去的人皆没有任何遗憾,并且在各自的世界里继续向前进。


想要继续感受这世间的温情
郑雪梨(高一理孝) 
                 

        当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情都不顺遂,仿佛全世界都在与我作对时,我曾有过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后来,想到我身边还有许多爱我的家人、朋友,我就觉得这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异常自私。或许我离开之后就可以一了百了,一切痛苦都消失,但这对还活着的家人、朋友而言,却是莫大的伤害。我曾看过其他人分享关于自己坎坷的人生,他们人生的遭遇比我糟糕无数倍,但他们都可以坚持活下去了,我还有什么理由选择放弃?

        于我而言,活着的意义除了是因为家人、朋友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想要继续感受这世间的温情。冯老师的演讲就让我感受到许多的温暖且受到启发。其中,冯老师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就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对冯老师心生钦佩。虽然女孩处于昏迷状态,看不见也听不见,但冯老师还是召集了许多人替她庆生,我认为这小小的举动就足以为女孩的母亲带来很大的心灵慰藉。此外,在我的观念里,“爱”一直都是无条件的付出且无比单纯的,听了这场讲座后我才知道原来有部分人所付出的爱是和利益挂钩。这让我更加珍惜一直以来受到的不求回报的爱。


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林家永(高一文商勇)


       听了这场讲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对老夫老妻不在意世俗眼光为爱情补办婚礼的故事。普遍上世人可能会觉得:“都到了这么老的年纪了,何必又再结多一次婚呢?”。然而,正是他们敢于对抗社会偏见的勇气,令我深感敬佩。

        我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去探索与体验这多姿多彩的生活。环游世界、写属于自己的自传、坐一次头等舱、去听一场演唱会、出版自己制作的歌曲等等。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去发掘并享受。因此,我从来都没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活了10多年,我肯定也经历过低潮。但我天性乐观,低潮时总会有正面的想法把我从悬崖边缘拉回来。若我遇到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朋友,我会向他讲述一些美好的事情,以及尝试解决他所面对的、快要把他打倒的难题。但更多时候,我会选择静静地聆听、倾听他诉说自己的难处。

        如果你不幸步入低潮期,并产生了了结生命的念头,请记得一定不要忙着着急。联络专业的生命辅导团体或机构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请务必好好接受治疗,解救自己。最后我想说:百事可乐,百事可爱。生活再苦,也不要忘了给生活加糖。笑对生活,生活定也会报以微笑。


活着,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多添色彩
李伊娃(高一理爱)
        

        在此讲座中,讲师为小女孩举办生日派对,故事里亲情的相伴体现人间的温暖,令我非常感动。我想,默默地等待亲人生命的流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吧?但小女孩的母亲却依然陪伴她昏睡的女儿度过她最后一次的生日。

        我曾经也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但我胆小怕疼,所以一直没有下手,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我很爱我的家人,我不想让他们伤心。此外,也要感谢我的一位朋友不断地给我鼓励以及继续活着的动力,让我去年年底就摆脱了结束生命的念头。

        如今的我认为,活着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多添些色彩,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改变世界的能力,也不能让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总可以试着让我珍惜的人活在阳光下,用自己的脚走出一道彩虹,创造美好的生活。就算彩虹有些微模糊暗淡,但那段彩虹也将会是我在人间最值得且美好的回忆。

        此外,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表达方式,例如开心时我们会笑。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表达悲伤,就算我们可以透过外表看出一个人在哭,但我们身为旁观者终究无法理解别人的悲伤。因此,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位聆听者。如果我有朋友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我会成为他的聆听者,再带领他寻获他自身的优点,协助他走出悲伤。若他同意,我也会帮他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若他不允许,我也只能在不透露他信息的情况下请求专业人士的建议了。

        希望大家都可以多陪伴身边的人。我们往往很难察觉一个人是否准备结束他自己的生命,因此你的陪伴或许是扶持一个即将倒塌的建筑的梁柱。另外,伤心也是正常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伤心的时刻,所以不要随便告诉一个人:“你有什么好伤心的”,剥夺他伤心的资格。伤心时,我们可以向信任的人或娃娃倾诉。但是,当向别人倾诉时要顾虑聆听者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烦恼,若把负面情绪完全倒向一个人,那个人要承受的就不只是自己的压力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