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及原著《离开后留下的东西》,透过ZOOM线上平台,把导演和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分享给听众。
读书会一开始,咏芳老师希望听众能卸下生活中琐碎的思绪,从导演的镜头听听遗物整理师所说的话。接下来,咏芳老师播放将近1小时的电影解说,让听众了解这部影集的剧情。
影片播完后,咏芳老师解释说,这部剧是导演金晟浩从作者金璽别《离开后留下的东西》这本书取得了灵感。书中记录道作者第一次接触礼仪师,是在好朋友的葬礼上。在第一次接触遗物整理时,作者逐渐看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他觉得这样可以减轻活着人的痛苦,也是在人世间必须做的一件事。
关于遗物整理师
咏芳老师说,遗物整理师经常会受到各种偏见,如遭到隔壁的邻居不断的辱骂、经过邻居家时被泼水、被撒盐驱邪、办公室被迫搬迁,或者邻居看到遗物整理师的车,就会感到很排斥。遗物整理师也经常面对亲属拒收亡者的遗物,或是找不到亲属的困境。然而老师表示,世界上不可能有无亲属者,所以那些找不到亲属的亡者,只是被家人抛弃或者是不被关心的贫困之人罢了。
金晟浩导演在这部作品中加了原著里并没有出现的弱势群体——亚斯伯格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项数据统计:每160人就有一人有自闭症障碍。咏芳老师说,其实每个人都是这160人中的一人,只不过160人中的那位自闭症障碍患者替大家承担了这种概率。她表示,只要社会大众给予自闭症者多一些的接纳,少一些的异样眼光,他们的世界不再是一定的空间,而会更勇敢的在这个社会里面生存。咏芳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够接纳每一个生命体的本质,让这个社会因为接纳和融合,变得更加的完整。
另外,自闭症者的普遍特质是社交障碍,他们在与人表达时会缺乏目光的对视或眼神的交流。自闭症者对声音和触觉非常的敏感,所以在电影里面,当父亲静佑想要抱儿子可鲁时会小心询问。即使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在本质上还是有一部分上的尊重和爱护的。咏芳老师表示,导演在拍自闭症者的特质上,拍得非常的细腻。
孤独死
孤独死普遍上来说是亡者在死亡的那一刻,没有任何人在他的身边。书中作者分享了非常多孤独死的个案,凸显出了这个社会问题。咏芳老师说,孤独死要凸显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孤独死不是要告诉人们亡者死得有多孤独,而是要告诉人们亡者活着的时候有多孤独。孤独是社会上最现实的事,亦是最残酷的一面。
心存感激的生活
咏芳老师为听众分享书中的一句话:“其实,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并不是房子,不是什么名望,也不是钱,而是曾经全心爱过谁以及被爱的记忆,谨此而已。”老师表示,爱和被爱的记忆都会一直保存,即使在离开人世过后,它也会温暖的覆盖着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者某一个人的心。此外,老师提到作者写这本书是因为他希望通过遗物整理的经验,让读者改变对遗物整理师的偏见和社会对死亡的认知,也呼吁大家每天至少给身边的人30秒的关心。大家的存在都是珍重的,世界上一定会有人因为某个人好好的生活而心存感激。
最后,咏芳老师借用三毛的一段文字送给听众作为总结:“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伤感于二十岁已经不再回来。到了五十岁,便怀念三十岁的生日有多么美好。当我们九十九岁的时候,想到这一生的岁月如此安然度过,可能快乐得如同一个没被抓到的贼一般嘿嘿偷笑。”她希望大家都带着时光给人们的厚礼,心存感激的好好生活,继续前行。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间这一趟,我们一定要值回票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