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邱老师以此学生报告为例,示范如何利用ChatGPT为报告作出评分标准、数据分析、数学运算、(脑力+AI)激荡、个性化学习——解惑答疑、考前水平测、备课小助手、语句修整、概念理解等。从中发现,它对数据分析及概念理解的能力不太理想。然而,邱老师认为ChatGPT的偏差反而成了老师设计判断题的灵感,也可以成为学生的纠错练习(帮人工智能打分数),以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邱老师表示,ChatGPT的功能及进步让大家惊艳,惟其仍有问题存在,例如无法保证正确性、欠缺即时性、不具备进行创造、构思以及战略性规划的能力以及无法发挥同理心等。
活动结束前,邱老师分享了数位初一至高三同学对于使用ChatGPT的感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抱持正面的态度,认为ChatGPT让资料搜寻及整合更方便,属颇优秀的学习辅助系统,惟数学解题的偏差明显,需要再三确认答案。
邱老师认为,老师要引导学生把ChatGPT当作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过度依赖,以免阻碍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邱老师以“跟现代科技工具共处共融”作为总结,鼓励老师善用科技,取长补短,更完整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的新趋势。
期待ChatGPT让教学更丰富
郑吉添老师(化学老师)
通过此活动,我学到更多ChatGPT的提问技巧以及提示词结构——“RIKO”,了解如何能与人工智能更具体化、更关键化地沟通与提问,以获得更贴切的答复。我将在设计教学活动上运用ChatGPT,例如化学课、辅导课或是班级团体活动,以期让教学更丰富多元。在此感谢主讲人咏芳老师的分享,让我收获满满。
科技是辅助,反思是重点
徐孝业老师(商科老师)
首先,感恩咏芳老师的用心整理与分享,让我获益良多。我认为学习如何善用ChatGPT整理重点,然后回到总计归纳,反思整理,透过人与人交流和讨论,进而内化知识,才是我们使用ChatGPT该有的态度。由于我平常有使用ChatGPT,所以对于其基本操作和提问技巧已有基本概念,但对于如何实际应用在教学上,仍有继续学习及体悟的空间。
用以进行脑力激荡来发掘更多创意
颜扬钊老师(美术、商业美术选修课老师)
我目前有使用ChatGPT以应对学生对基本常识的好奇及疑问。我认为可以利用它把教学重心放在提升课堂兴趣、实体操作、脑力激荡等方面,以改变原本固有的填鸭式式教学与照本宣科的情况,毕竟了解课本里的固有知识已无法满足,也不适合现在的学习大环境。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得以进一步了解ChatGPT的使用方式,在提问时可以加上对话角色与身份,让它更精准地给予提问者回复。我之前比较着重以客制化的方式利用ChatGPT进行搜寻资料与知识点,较少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脑力激荡,日后我会花更多时间去探索这一板块。
活动设计及修订的好帮手
张来芬老师(数学老师)
我认为ChatGPT很棒的部分是它可以协助我把需要的资源分享给合作团队,队员也可以自行安排适当的时间深入探讨相关课题,无需额外花时间重新寻找合适的资料,这种资源交换的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另外,在设计活动时,可参考ChatGPT给予的建议或进行方式来设计及做修订,无需从零构思整个流程,缩短任务完成的时间。
对ChatGPT有更多的了解
黄晓云老师(历史老师)
《兴华月报》2023年7月号
https://www.hinhua.edu.my/ebook/2307hinhuamonthly/mobile/index.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