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1, 2022

高一外宾演讲 《焦虑&忧郁,如何与之共处?》01

        根据马来西亚2015年全国成人健康发病率调查,马来西亚大约有30%的民众患有忧郁症或焦虑症,这表示,每3人中就有1人面对忧郁症或焦虑症。而马来西亚2017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发病率调查显示,每5人中有1人患有严重忧郁,有2人患有严重焦虑。另外,每10人中就有1人面临严重的压力。

        近年来焦虑症与忧郁症的发病年龄呈前移的趋势。以往患者第一次发病时间是18至25岁,后来提前至16至18岁,如今更是提前到了13至16岁之间。因此,忧郁症及焦虑症在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遍。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焦虑与忧郁,我校辅导处于1月20日(星期四)在ZOOM平台举办了高一外宾演讲《焦虑&忧郁,如何与之共处?》,并邀请彭开贤心理师主讲。

什么是压力?

        压力的出现是许多心理疾病的征兆,外在环境的需求、目标、需要达到及完成的事项高于自身能力范围便会产生压力。若是压力积累过多而没有觉察,就算在发觉后也许已经陷入忧郁、焦虑、情绪状态不好的状况,所以察觉自己的压力非常的重要。

忧郁和焦虑的区别

        彭讲师提到,忧郁症和焦虑症常常共存,若患上两者其中之一,也极有可能出现另一个疾病的症状。


        微笑忧郁症属于轻微的忧郁症,特点为症状出现时间较长,严重程度较低。若及早诊断、治疗,就不至于演变成重度忧郁症。


如何避免焦虑和忧郁?

        人类大脑里的杏仁核是情绪的中心,主要功能为产生情绪,触发应急反应以让人起警觉心并逃离危险。当杏仁核被启动时,负责思考的前额叶、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皆无法正常工作,这被称为“杏仁核劫持”,而这正是导致忧郁和焦虑的原因。

        看待一件事情的心态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彭讲师以“习得性无助感”的实验,让同学了解当我们给予事件负面的想法,无助感也由此产生。因此,我们需要启动前额叶的功能,减少杏仁核劫持的现象。彭讲师列出了以下四个自我检查思维的步骤,以让同学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彭讲师与同学们分享一个关于老鼠实验的案例。当研究团队将老鼠放入装了半杯水的杯中时,老鼠会不断挣扎,大约过了6分钟左右,老鼠就会开始放弃,直到第8分钟时,它就会沉入水中溺死。然而,如果研究人员在老鼠挣扎第5分钟时把它救起来,让它休息约5分钟后再次把它放入水中,这时老鼠就会凭着自己会再次被救起的信念,竟然可以坚持挣扎长达60个小时。因此,彭讲师呼吁正处于苦苦挣扎状态中的同学要相信希望,并且主动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类别

        在马来西亚,面对焦虑和忧郁时可以向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可分为三个类别:精神专科医生、临床心理师和辅导师。精神专科医生都已完成专科学业,有诊断的能力且会采用药物治疗。精神专科医生中只有部分医生会提供心理治疗,而并非全部。临床心理师则拥有临床心理硕士或博士学位,会诊断且提供心理治疗。最后,心理辅导师则拥有辅导与咨商学士学位或以上,他们主要提供辅导与心理治疗。

        彭讲师提到,在寻求帮助时,往往会有同时接受几位专业人员治疗的情况,譬如有些患者需要同时接受精神专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师的治疗。必要时,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会相互配合,增加患者的康复机会。

        讲座结束前,彭开贤先生不忘叮咛学生在感到非常压力、忧郁或焦虑时,应该相信希望的存在,只要肯求助、勇敢踏出来,一切都还有希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