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星期六)早上8时,我校在忠礼堂以实体的形式举办了班导师工作坊。由于在过去两年疫情的冲击之下,许多班导师都已累积了自身的带班心得,因此本次工作坊邀请了五位班导师进行分享。他们分别是:王怡婷老师、潘明联老师、洪梅珠老师、陈伟轩老师及张来芬老师。
苏进存校长在工作坊上提到,班级是最关键的单位,成功的班级才有可能造就一间成功的学校。他也如是说道,班导师须做到“理解、聆听、对话”,特别是不断与学生对话,才能取得更多理解。他认为,学生有时不只是需要答案,而是需要被聆听、理解及尊重,从而缔造有温度的班级经营。
训导处主任李荣兴副校长在工作坊上提及,自1986年起,学校便开始推行以师生关系密切为导向的班导师制度。他认为,班导师具有“育人”的责任,除了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另外,李副校长也对实体及线上的班务工作进行比较。他认为,线上的班务工作除了确保不与时代脱节,还能结合各项活动(如级联论坛)从容的将家长引入校园,促进亲师关系。
五位老师的分享
在五位老师的分享中,王怡婷老师认为,班导师可以向初一新生着重介绍兴华官方网页及
各行政单位的功能。她也提到,除了将联系方式给予初一新生,班导师也应用心指导他们对通讯礼仪作确切落实。
潘明联老师则分享了他在班上落实的“主题班会”,即先从学生身上收集问题,再带到班会上进行讨论,最后再为该主题进行总结。至于具体的落实方式,他说自己会在与学生的关系经营得较为熟络后,再通过“写周记”的方式收集班上问题,藉此通过主题班会与学生进行讨论。
洪梅珠老师则分享她在去年以增进学生们的友谊及提升学习氛围为目的,所组织起来的“生生互助学习小组”,并在今年可以积极地收集学生们的反馈,从而不断改进。陈伟轩老师与几位年级组长在现场亲身示范Plickers的使用方法,展示其投票等确切功能,说明如何用在班级经营上。
张来芬老师分享了严重缺交各科作业的个案及具体的解决之道。她认为,解决的关键人物其实在家长、老师及同侪,认为必须给予个案不断的鼓励及肯定。
最后,李副校长也希望老师们要顾好自身健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前进的机会与动力。除此,他还不忘提醒老师应时刻叮咛学生遵守防疫SOP,共同维持校园安宁与稳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