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0, 2022

2022学年教师专业成长工坊(三) 教学互动软体 Slido 撬开同学们的“金口” 02

       那么,面对这拥有诸般功能的Slido,我们应当何以物尽其用呢?朱老师以其自身社会科学之授课经验为例,认为Slido可在刚开学师生初次见面时担当“破冰之旅”或“相见欢”的神兵利器,询问学生对自身的看法、对社会科学之认知、搜集同学喜欢的上课模式等用途。如此一来,同学既能避免公开发言所造成的尴尬,同时又能顺利将心之所想传达给老师,何乐而不为?

        其次,是用以“引起学习动机”。具体做法是,老师可以先在上课时通过Slido提问一个问题,在同学们身上取得各种各样的回复,再通过梳理、整合同学们的回应,藉由其中的疑问或不足,来对上课内容作切入探讨,正可收事半功倍之妙。另外,Slido还可用于“调查∕随测”,举例而言,老师可先在上课时通过Slido提问一较有争议性,足以吸引同学注意力的问题,藉此引出他们内心深层的想法,此亦有所裨益于教学。当然,老师们还可用Slido“强制具名测验”的功能来对班上进行随机测验,藉此掌握同学们当下的能力。

        当天,朱老师也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准备了5个相关于Slido的“随机测验”,让参与者们亲身体验Slido功能之余,还能测试彼等大概顺利吸收了多少分享内容,可谓一石二鸟。当然,老师们也不负所望,分别以全对、80%、81%等高正确率通过考验。

实际操作Slido的步骤

        精妙的理论与知识固然重要,然则若缺少我们亲身的实践,则恐有纸上谈兵之缺失。有鉴于此,实际操练就成为接下来的活动流程。

        据朱老师所言,虽然Slido在操作上有着关怀备至的操作指示,也具备有条不紊的步骤提点,但为免老师们还会遭遇到各种极为细致的“疑难杂症”,他还是有必要在工作坊中安排一段时间来教导老师们进行实际操作。


        首先,朱老师先让老师们通过学校的Google帐号登入Google Slide,以此注册Slido的帐号。接着又请老师们在Slido里建立“后台”,在其中测试设定一可用之“代码”,作为模拟让同学们登入之依据。同时,朱老师还教老师们尝试从后台设置“选择题”的题目与正确答案,并通过检测同学们显示的画面,不断进行自我测试,从而累积熟练度。值得一提的是,Slido其实可以查看回应者的成绩、回应题目所使用的时间,还有插入图案,但免费版只可以看到“总成绩”,而且不开放表格式下载,使用者若欲查看并下载更为详尽的成绩资讯,以及插入图案,就必须使用付费版。

        其次,则是尝试操作“文字云”的功能。朱老师指出,使用者可通过设置来限制回答次数、字数,以及筛选不良词语,同时检测同学们那一端所显示的画面,至于插入图案之功能,同样只有付费版方可使用。

        再来,就是尝试进行“填充题”与“测验模式”之操练。于此,朱老师温馨提醒,文字云与填充题乍看相似,实则不然,因前者呈“集聚式”,且会以字体大小来表示回应者的答案数量多寡;后者则呈“条列式”,且不会有字体大小的差别。此外,Slido 大多功能都是匿名进行,唯有测验模式例外,必须“具名”参与,但目前只有选择题型可供使用,而且每次最多只能设置3个题目。值得注意者,在于使用者可以临时附加答案选项,而经由使用者设计的题目,往后还可重复使用。

        接下来,朱老师开始教导老师们如何开放试题让同学们作答回应,方法有三,即:分享链接、将所生成的二维码(QR Code)传去班上群组让同学们扫描进入网页,以及将Slido镶嵌在上课用的PPT中以供随时使用。老师们都大致掌握以后,朱老师就接着来教导老师们如何具体将Slido嵌入Google Slide,在其中设定题目,并设置使用者所键入的问题要不要以“现键现有”的形式显示在同学们面前。

        由于朱老师今天所据以分享的主要是免费版的Slido,为了让老师们能稍微察看付费版的Slido功能,朱老师特别邀请了一直有在使用付费版Slido的许长青老师,就其使用经验对老师们进行简单分享,许老师主要展示了如何在付费版Slido以微软Excel表格之形式下载成绩。

        最后,朱老师还额外给老师们介绍了Mentimeter与Classpoint等师生互动软体,并简述其特色,同时对下次工作坊的分享内容作出相关预告。当然,老师们也不忘在曲终人散之前,先给本场活动与主讲人评分、提出建议。至此,整场工作坊顺利拉下了帷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