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决策时,最终的结果都会是理性的吗?作为一个利己的经济人,理性又如何展现在生活中?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人往往并非完全理性,实际在做决定时的理性是有限的。8月6日(星期五)晚上8时,李钧皓老师及陈胜业校友分享日本明治大学资讯传播学系教授友野典男所著的《有限理性》,带领听众一起探索人类的理性。
作为一名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本身具有极度理性,只追求自我利益甚至不顾及他人,且自我控制能力也非常强大。然而,这个社会并不存在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仅仅是理想的设想。因此在遇到事件复杂的情况时,人们无法如经济人般做到精确计算,而是会依靠所谓的直觉,由此发展出一些思维捷径。
为了更好地解释思维捷径,主讲人首先提出了有关思维陷阱的问题:2020年至2021年,因为癌症还是因新冠肺炎而死去的人数,是前者还是后者更多?在场的听众给予的答案各占一半,且各有其辞。其实,因癌症而去世的人占多数。由于现今普遍新闻报道的都是染疫身亡的居多,因此民众潜意识里会认为后者死的人数更多。人们常以日常多接触的事例作为判断的基础,这便是可得性捷思所造成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应先将事情了解透彻,再下判断。
另一种思维捷径,称作代表性捷思。以抛硬币做例子,它的上一次的结果不会影响下一次,每一次都属于独立事件。此外,我们并不能以少量样本数的结果而来下定论。我们需要通过大数据来确认结论。样本数越多,事件发生的概率则会更接近理论值,更准确地反应一般情况。另外,主讲人也用投篮命中率作讲解。当投篮命中率是45%,这是表明一颗球有45%的几率能投入篮筐,而不是普遍认为的有一百颗球里就能有四十五颗球成功。这便是赌徒谬误而导致的,它使人对概率有了误解。为了避免这种思维,我们应该相信均值回归——投出的球越多,越接近45%的命中率。
之后,主讲人又抛出问题:为何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因为穷人看见的钱的价值比富人来得大,因此他们害怕失去钱而不敢过多消费或投资,而富人则敢于用钱滚钱。主讲人解释这便是损失趋避。因为害怕损失,人们便发展出禀赋效应,放大自己所有物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会将同样的损失看作其大于同样的利得,因其而不敢突破现况,只懂得维持它。
主讲人另外提到了时间框架效应。第一个框架说的是,人往往在意眼前的利益却忘了它背后更大的利益。这种行为时常建立在不自律的基础上。而另一种叫做时间解释理论。主讲人为此提出一个例子:先前期待的旅行,人在它来临之际却会感到恐慌,害怕这场旅途中会发生意外。这足以证明,在时间距离足够远时,我们的想象都是广泛的;在时间距离越缩越短时,我们会开始探究细节,越来越细。
临近尾声,主讲人“人是理性的吗?”一问题同与会者讨论。他们认为,人无法做到绝对的理性,只能拥有有限的理性。行为经济学说明了新概念——几乎无人是完全的经济人。行为经济学也令我们便能对真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