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6, 2017

从繁星到海洋,我校唱丰收 全国独中科学营

        
黄乐仪老师报道

        我校学生于5月26日至30日在郑佩意老师、张丽芳老师的带队下,漂洋过海前往沙巴参加由崇正中学主办的第13届全国华文独中科学营。赛前以黄树群老师、林玉莲老师为首指导同学,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同学表现优异,摘下最佳创意实作奖以及最佳科学实验奖。此外,高二理孝黄冠华更荣获最佳个人奖银牌,为校争光。下列为获奖名单:

     
          本届营会主题为“从繁星到海洋”,鼓励营员“抓一把星空,取一瓢海水,挥洒在科学的梦里”,开拓营员对科学求知的精神,同时促进大家对大地、海洋有不同视角的认识。在4天3夜的营会中,营员们参与了各式精彩的活动,包括:夜谈、科学实验竞赛、科学创意海报、大师演讲、与大师对谈等。本届大师演讲邀请现任国立台湾大学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吴俊辉博士分享“宇宙·人生”、现任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农环境生物与渔业科学学系教授郑学渊博士分享“从大海看大海”,以及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黄温雅教授分享“神奇的检验医学”,扣人心弦的演讲启迪新知,使营员满载而归。   

导师与团队共创荣耀
黄靖翔(高二理仁,最佳科学实验奖)
        这次代表学校到沙巴崇正中学参加全国独中科学营,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全国独中科学营,从中学到了许多新事物。一开始进行校内选拔时,我以为自己与高三学长们竞争是毫无胜算的,但最终却出乎意料地被选上了,我想也许是学长们专心备考统考而把机会让给我们吧!

        获选后,我们与树群老师开了几次会议讨论科学营的事项。老师指导我们着手准备科学营的竞赛方向,比如该上网查询什么资料、比赛时该注意什么细节等。此外,老师也提醒我们在比赛时应该注意礼仪,抱持着“输赢第二,友谊第一”的风度与友校交流。经过几次会议后,我们都对科学营有了初步概念,也树立健康的心态对待本次比赛。

        在科学营里,我体验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除了有幸见到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也与其他独中的学生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此外,营会活动也要求我们学习如何与他校的人合作完成竞赛,促进了我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其中一个环节,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用以改善人类生活,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构思。过程中,不仅让我们见识了他人的创意构思,同时也在积极互动中开拓视野。

        我校同学很荣幸地获取了优异的成绩。我们都很开心,毕竟能在那么多精英中脱颖而出,十分光荣,也不辜负校方对我们的苦心栽培。我认为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只是个人的功劳,更多的是指导老师和团队的协作,无论少了哪个因素,都不可能缔造如此辉煌的成绩。总而言之,五天的营会让我获益不浅,感谢校方给予我们机会,也希望校方继续培育学弟妹,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期盼来届再创高峰
黄冠华(高二理孝,最佳个人奖银牌 、最佳科学试验奖)
        这是我第一次以参赛者的身份参加全国独中科学营,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科学营的每一项活动,需要我们与友校同学合作,我也从他们身上学习新知。大师演讲环节,我更是对天文、海洋与医学等方面的课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会如何快速抓取重点,与大师交流。
        本次科学营恰逢期末考后,我们来不及做充分的事前准备,只好在每一天科学营活动结束后的晚上,花10到20分钟来了解隔天比赛的课题,集思广益。本次成绩,我认为更多是奠基于我们平日对科学的热忱与好奇,日常学习为我们打下基础,热忱与好奇心驱使我们愿意主动学习。
        荣获最佳个人银带奖,我真的很惊讶,毕竟是第一次获此殊荣。我们的组没在创意实作环节得奖,令我有点自责,经检讨我认为我们竞赛时要更果断、不可过度迟疑,希望大家从犯下的错误中改进。能获奖当然十分开心,也激起了我的斗志,期许自己在下一届科学营表现更出色,更果断、勇敢。

大师演讲激励人生
郑佩意老师(领队老师)
        本次营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师演讲环节,吴俊辉教授分享的“宇宙·人生”。吴教授主要研究宇宙学、循环量子引力、宇宙微波背景、宇宙残陷、黑暗力量等理论,他以浅白的字眼表达深奥的理论,我等门外汉,对天文涉猎不多,但都能理解。

        其中,吴教授问大家:“你现在看到的我,是此刻的我吗?”当下我心里的疑问是,难道不是吗?吴教授说:“没有一个人能看到此刻的我,即使你离我很近,3米的距离好了,你看到的是过去的我,光的速度以3x108ms-1进行,3米除上光速,答案是0.00000001秒,因此,你看到的我是0.00000001秒前的我。你现在看到太阳的光,其实是8分钟前的阳光。”我心中不禁哗然!

        除此,他还提出我们所认识的宇宙只占了5%,其余95%,有所谓27%的黑暗能量,68%的黑暗物质。最令我赞叹的是莫过于他所分享的人生经历—— 小时候,他为了证明月球上有嫦娥,利用家中水管自制望远镜。22岁,他在台湾大学物理系勉强毕业,成绩非常糟糕,后来服役时因操劳过度送院,医生诊断他全身有70%的肌肉坏死!交往5年的女朋友也与他分手了,当时他非常崩溃,几乎自我放弃。

        后来,凭着信念,他终究度过了人生中的低潮期。他对我们开玩笑说,幸亏当时没有跳海自杀,不然怎能把现任的太太娶回来?他勉励台下的学生,对于你想知道、想要做的事,就勇敢去做!不要害怕出错。做错了不要紧,知道问题在哪里,去更正、改善,没有人有资格取笑你。吴教授的演讲使我感动,因为他以自己的生命在影响着别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