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内有两个神兽:貔貅和“龙生九子”传说中的赑屃。貔貅没有消化系统,只进不出,寓意钱财“有进无出”,故被视为招财的祥兽;而赑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六子,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用于歌颂有贡献的人,同时也有祝福的功能。墓地背后是山,寓意永远都有靠山,而陵墓旁有一个圆环贯穿,代表“气”的流动环环相扣。
接着,大体火化师赖德财向同学讲解火化的整个过程。当大体送达火化区域时,火化师会先站在礼仪厅迎接往生者家属的到来,并接送棺木下车,再根据往生者宗教信仰播放适宜的歌曲。仪式后,棺木被送往火葬场火化,家属可以放置一些陪葬品,需注意的是过多的陪葬品会导致骨灰颜色发生变化,而一些危险的物品如心脏起搏器、干冰等都会在火化前取出,以避免发生意外。火化结束后,火化师按人体骨骼由上到下的顺序,将尸骨排列整齐,静候家属到启灵室进行捡骨仪式。家属可以双手用筷子捡起除了天灵盖外的骨,并默念往生者住“新家”等语句。之后,火化师会将骨骼研磨,再把头颅盖在骨灰上。随着长子盖上骨灰盎,捡骨仪式就正式结束了。
创办人拿督朱正华创办初期认为墓园不应只有祭拜的功能,也可以包含教育、社会等用途。针对教育功能,他建立了抗日英雄纪念碑,纪念曾经在马来西亚抗日运动中英勇牺牲的人民。鉴于当时多个族群都共同参加抗日运动,所以纪念碑分别在四面以华文、国文 、英文、印度文、日文等多种语言撰写。放置纪念碑的意义是为了警示后人,如今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
抗日英雄纪念碑不远处有与之相呼应的“916 烈士纪念碑”。据称当年在双溪杜亚(Sungai Tua)地区有18位抗日军人秘密策划抗日活动的消息泄露,这18位烈士因此不幸牺牲。由于这是一个秘密行动,所以后人无法肯定确切人数,也无从得知这18位烈士的姓名。后人甚至无法找到任何遗留的骸骨,只能象征性地带一把当地的沙子下葬。纪念碑的18个石柱都没有进行太多的打磨与设计,这是因为当初密谋抗日的先人亦没有美丽的头衔与庞大的家庭背景,不完美的石柱代表他们出生小门小户,但却默默地为社会付出。导览员最终向同学抛出一个疑问,我们是否也能向他们一样为“和平”尽一份力呢?
简单的休息后,同学乘搭巴士前往孝恩馆继续剩下的旅途。孝恩馆整体装修以简约为主,周围也种植了许多绿植,搭配落地窗可提供人们较为舒适的视野,同时也提供亲属在较为平静的空间悼念最亲爱的人。
同学先到底楼了解殡葬车的运作与所需器材,接着才到大体护理师的工作室认识入殓师的工作内容如为大体清洁更衣,并尽可能还原大体生前的模样以及进行防腐工作等。导览员也向同学介绍殡仪馆外挂着的灯笼与孝服的含义以及葬礼的一些注意事项等。
另外,孝恩馆内设有三间辅导室,他们也提供辅导服务。导览员表示,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以“悲伤”为例,这一情绪可以由许多情如伤心、失望,愤怒等组合而成。她也纠正“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会被“压缩”或遗忘,只是承载这些情绪的空间会逐渐扩大,而这个情绪所占据的位置会随之减少,所以会让人们产生是该情绪或相关记忆已经被淡忘的错觉。
导览结束前,同学有机会参访无语良师学院。马来西亚《无语良师计划》由陈庆华教授发起,于2012年3月23日正式启动,获得台湾慈济大学支持,并与马来亚大学和马来西亚孝恩集团携手合作。“宁愿在我身上划错千刀,也不愿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是许多无语良师的原始期盼,以一己之身作为实验媒介,让医学实习生划下手术台上的第一刀,以避免将来在求诊病人身上发生任何可能的医疗疏失。该学院不仅在医疗教学,更是透过大环境的营造为参与者建立人文关怀概念。在大体老师无私捐赠及其家属的支持下,培养未来在临床上成为更有慈悲心的医护人员。《无语良师计划》的初心无他,只愿大体老师与学生、导师之间流动着的大爱,尊重与感恩,成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最佳佐证。
死亡没有时间限制,生老病死也并非绝对,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与生命的每一刻。导览员最终强调道,死亡可以带走生命,但它无法带走“你”与往生者之间的关系。
把握当下,珍惜每分每秒
朱伟杰老师(商科教研组组长)
参访期间,“墓志铭”令我记忆尤为深刻。按照以往祭拜祖先的经历,我从未见过墓碑背面刻有墓志铭。在导览员的介绍下,我得知墓志铭不限格式、不限内容。这让我反思自己离世后可以留下什么精神或理念供后人继续追随。从中我也认识到死亡不一定是一个结束,反而可以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下影响更大的圈子。
此次的学习旅程,让我最有的感触的一句话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记得我是谁”。如果往生者的点滴还“活”在我们的心中,那么我们就不必为其离开而感到遗憾与悲伤,因为我们彼此都还留在对方的心里。我想,这也是我们祭拜先人的意义吧。
“死亡,不是老人的专属。”死亡不分年龄,上至七旬老人,下至还未出生就夭折的婴孩,生命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对“死亡”有更深入的了解
萧钿沁(高三文商平)
活动期间令我印象深刻的地点有两个,分别是火葬场和无语良师学院。我曾经在火葬场亲身经历整个流程,所以当导览员带领我们观看并讲解火化的整个过程时,我感触颇深。无语良师学院则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离世后不只有埋葬这一选择,还可以选择将自己的尸体捐赠到相关机构,提供医疗工作者进行实验,促进医疗进步的机会。
死亡,是一个离我们又远又近的东西。我们无法掌控,也无法预知它的到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让它白白流逝。经过这次的参访,我发现“死后的世界”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孝恩园的整体环境都很轻松。这趟旅途让我对死亡有更深入的了解。或许死亡不是“死亡”,而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