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7, 2023

第七场爱阅读读书会 导读《学文》 非寻常叙说在地华人民间掌故


        我校人文教育研究与发展组与兴华中小学校友会联办,图书馆、教育资讯与文宣室、教务处协办第7场爱阅读读书会——“导读《学文》,非寻常叙说在地华人民间掌”故于9月8日(星期五)晚上8时至10时,通过Zoom平台举行,特别邀请了《学文》主编兼创刊人之一邱克威博士导读,并由严伟扬老师担任主持人。

创刊之路不易走

        《学文》为本地半年刊,创刊于2012年,每年4月、10月出版一期,截至目前已出版23期。《学文》创刊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本地文史课题的挖掘与研究,强调新题材、新材料、新视角,主张小题大做、深耕细作。邱博士提到,《学文》秉持着六大宗旨,即兼具深耕及普及,尤其重视历史本由社会缔造、理应社会书写,依循于学术范式、不囿于学术论文格式。

        “马来西亚语言现象是个宝库,可惜挖矿者不多。”邱博士分享了一位北大教授到访马来西亚的事情,并提及北大教授发表的以上感慨,这也是邱博士之所以成为“挖矿者”的原因之一。因此,邱博士最初开创《学文》,是期望藉着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刊物,以学术研究的角度普及在地化的文史。于是,邱博士与当时同为博特拉大学中文组的徐威雄博士及庄华兴博士达成共识,尽管三人毫无创刊经验,也丝毫未考虑前景如何,甚至没有长远规划和资金,但仍凭借一股冲劲开启了创刊之路。

        邱博士透露,创刊初期,主要靠博特拉大学的学生自愿协助校对、排版等工作。他说,出版刊物的主要花费为排版及印刷费,所幸《学文》自第二期起,获得贵人义务协助排版至今,也获得前雪兰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长达十年的资助,每年一万令吉。也正因如此,第三期《学文》便特设《巴生华人文史概览》专题,讲述巴生华人历史,以作为对拿督邓章钦资助的感谢。该期也是至今最畅销的一期。

关于《学文》的故事

        《学文》共包含以下八个栏目:文史学苑、本地研究、掌故丛谈、专题、学人自述、书话、学生园地及翻译广场。其中,邱博士为大家介绍了几则专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行业已渐渐萎缩。邱博士认为在其消失前进行详细记载十分必要。第十期《学文》专题——《“潮”:高渊港口历史调查记录》便将渔业相关资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包括捕鱼知识、修补渔网、造船、渔业全产业链条等;而第二十二期《学文》的《巴生港口海南村历史》专题,内容则包括务德学校、昭应祠、拿督公庙、陆素公、公司厝——“新合利”及“琼合益”、爱群剧社等。邱博士也提及,今年《学文》开始筹划《地方文史特辑》,即整份期刊以某一处为主题进行深入介绍。第一站为《居銮文史特辑》,记录了居銮华社概况、舞狮艺术及华人庙宇等内容。

        除内容外,《学文》封面及封底设计也极为用心,每一期都别具一格。封面将以本地历史文物照片为主,并在该期中设有一篇文章介绍相关物品,封底则是书法、画作等艺术作品。当天,邱博士也分享几期较为特别的封面及封底。第七期封底是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少数留存的书法作品《徐悲鸿书骆文京墓志》。该墓志铭为徐悲鸿南来筹款期间所作,是其赠骆清泉的作品,目前仍保留在骆清泉后人手中。第十七期封面则是于2015年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马六甲新村回教堂。该回教堂特别之处在于其为华人集资所建,整体以华人建筑风格为主。据记载,当时每年9月12日至14日有大约一万五千名华人到该所回教堂举行拿督马接的神诞庆典。

        《学文》其中一位创刊人兼编委徐威雄博士(也是兴华校史主编)也出席了是项导读会,他说,这本刊物既有学术专业要求,又致力于普及华人文史知识,每期都挖掘不少几被湮灭的课题,抢救了不少华人历史,及时保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录与图像,已经成为本地民间学人的发表与交流园地,在海内外学界亦颇受好评,连美国国会图书馆及中、港、台一些学术机构也长期订购,作为对东南亚华人研究的参考刊物。他希望兴华师生能多多阅读和支持《学文》的出版。


应正视华人文史的没落
陈子迅(高二理信)

        很荣幸可以参与这一次的爱阅读读书会,经过主讲人邱克威博士细心讲解,以及徐威雄博士分享关于《学文》内的一些内容后,我也发现到许多本地华人民间的习俗文化、历史,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没落,只剩下寥寥无几的人尚铭记于心,这样的情况不容我们忽视。通过这一次的读书会,我也了解《学文》期刊旨在让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有一个契机去了解这些即将淡出大众视线的文化历史,而这样的过程相当不易,也不禁让我对编辑团队心生佩服,希望他们的心血可以得到正面的回报,让一个个关于华人的文化历史可以重回大众的视线。


加深对本地文化的认识
张铭轩(初三爱)
        这场分享会让我对本地文史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学文》这本期刊特别适合那些对本土文化及各地历史有兴趣的人阅读。我初次阅读《学文》,是通过图书馆主题展览,一开始阅读的时候会感觉有些枯燥乏味,但是细读后,确实让我获益不浅。


兴华月报》2023年9月号
https://www.hinhua.edu.my/ebook/2309hinhuamonthly/mobile/index.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