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8年,兴华面临关闭的情况下,董事会应当时形势所需,彻底进行改组,以校友会为主力的领导团,起而全面改革校政。当时学生不到三十人,后来招生增至六十余人。师生少,功课作业也少,虽说总共六个班级就教了其中四、五班,但每班人数不到十人,最少只有两人,老师们在余暇时间就跟董事、校友一起修理校内桌椅,傍晚就去除草。往年,兴华校舍前是一片荒草地,一下雨就淹水成池,一淹水了大家就和学生去抓田鸡;晚上睡觉时,被子湿水,就梦见在拉网捕鱼。提起当时克难艰辛的景况,徐老师笑着说起许多自得其乐的有趣轶事,并补充道:“因为董事部对老师很尊重,才会留下来,一心想把学校办到最好。”
当年,教师们的薪资很少,刚任职时起薪才一百八十元,加四十元生活津贴,总共两百二十元。“那时候还是单身,哎呀,就是够吃够用,没有剩下,不能给家用,真的很苦。最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钱,无法给多点薪资,只能提供其他学校一半的待遇。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心想有饭吃就好了。每当过节几乎都受颜振聪副董事长邀请到他家去,他对我们老师很好,就像兄弟一般。”自大学毕业,年轻的徐凤麟老师,就这样仗着一股豁出去的劲儿,一步一脚印陪着兴华走了过来。
徐老师很快就当上体育主任。由于十七岁以前在中国受系统性教育,因此熟知比较有规划的体育教学,如田径、体操、军训等。遂将之引进校内,开始教学生体操、步操,慢慢把一套系统建立起来,就这样前后当了十多年体育主任。
随着华校的发展,就读人数渐多,学校的校舍必须扩大,建校工程陆续启动,学校体制上也开始实行行政主任制,这时候的兴华大约已有一千多位学生。校长继而委任徐凤麟老师为总务主任。除了一手包办宿舍、课室内物品的维修事务,也负责新建成之综合大楼的课室与办公室内部规划。他笑着提起道:“早期旧校舍的樑上有那个蜂窝啊,大便下来很臭!后来拆掉了,就建综合大楼。”
综合大楼建好以后,规划出宿舍、办公室、图书馆、电脑室、广播室、黄景裕讲堂等,为了节省经费,都由总务处参与各处的设计布置。以黄景裕讲堂为例,从椅子、墙壁隔音,到讲堂前的白板与投影布幕,都在顾及美观和实用性之外,还得几番斟酌材料成本的花费,于是在能力所及之处,能亲自设计都不假手他人。
徐凤麟老师在兴华中学服务期间,从任职数学科教师开始,到最后历任过体育处主任、总务处主任、财务处主任、副校长多项行政职位,为学校的内外事务贡献良多。
“那时学校的硬体设备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校友会、董事部都很尽力,相互配合。大家尽量替学校筹款,除了举办兴华义卖会、‘兴华行’这类募款活动以外,还有校友会铜乐队每逢有红白事,就尽量出队,同时也经营校内贩卖部,以低廉于市面上的价格贩卖簿子文具,惠及学生的同时也补贴部分办学经费。”徐老师语带感慨地说明建校过程中的各种助力,更提到其中最为创举的就是醒狮筹款活动。
“那时候买一个狮头千五令吉,还买不到,又要舞狮,怎么办?我就和蔡成老师讨论不如自己做狮头,我们认为人家会做我们没有理由不会。”徐凤麟老师跟蔡成老师花了三天,把旧的狮头分解,里头的藤架拆出来,一根一根量,列出编号。接着就去买藤,裁好长度,打算来个依样画葫芦。白天校务忙碌,两人就在晚上研究到十一、二点,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倒也真做出第一个狮头骨架来,又自己去买羊毛等材料布置外观。
有了这个结果,信心百倍,觉得可以发动学生来做了,就在校内办了狮头制作比赛。他们先把藤裁好、列上编号,接着就交给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组装制作。学校设置做狮头比赛奖项,颁发三百至一百令吉不等之奖金。如此这般很快把需要用上的狮头都做出来了,替学校省了数万元开支。
醒狮团为学校筹来巨大的经费,醒狮队员自然劳苦功高。在胼手胝足的环境里,除了需要亲自制作狮头、挥舞汗水出队采青以外,醒狮收队回到学校以后,往往狮头还会摩擦坏损,他就伙同蔡老师、叶雅允老师及醒狮团员们赶紧漏夜补破、上色,有时忙到天亮才能休息。

提起过去的种种,徐老师觉得虽然艰辛,但凭着一股对华教的热忱,想办法努力营建,而今回忆起来也颇多乐趣,很难忘却。他表示,现在有很多兴华校友都很杰出,且很爱校,常积极回来奉献一己之力。他更劝勉兴华学子:“做人要诚实,不要骄傲,不管成绩有多优秀,都得谦虚。此外,要对社会、对华校尽量作出贡献。”
最后,徐凤麟老师总结自己的人生座右铭,仅有一句“最重要是问心无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