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6, 2015

兴华人 仰望星空,寻找生命璀璨的亮点


黄乐仪老师报道
        歌手张杰有一首歌《仰望星空》:“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将梦想与现实相连。”你可曾仰望星空,带
着梦想踏上属于自己的“朝圣路”;还是因心中的梦不流于世而放弃自己?

        我校刘泽丰(高三理仁)、黄梓维(高三理仁)及廖政彰(高三理忠),在繁忙的高三备考生涯不放弃逐梦,三人在天文学会指导老师、来自马大空间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的陈伟伦老师指导下完成首例独中生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创举。

       廖政彰表示,三人都是兴华远距观测小组成员,自高一以来使用校内的天文台拍摄了许多星图。一次和老师的谈话中,陈伟伦老师提到他16岁的时候就亲手自制了一台天文望远镜,激发了大家决定自制天文望远镜的兴趣。

        刘泽丰补充,事实上他们不是第一批制作天文望远镜的学生,远距天文观测小组里也有其他学长曾尝试过此任务,但最终因种种因素而失败告终。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比以往学长更好的技术指导和更齐全的工具。

      “陈伟伦老师的耐心指导是整个计划的核心推动力,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可以勇敢跨越。制作过程中,除了精准的计算,更考验木工能力。我们只在初中工艺课接触过木工,这是一个挑战。”

        他说,绝大部分的制作都在马大工作室里完成。三人常常商量交通安排,互相配合时间,前一天要到其中一人家过夜,次日一早起来再乘搭公共交通辗转换站。

      “高三的我们忙于课业及多姿多彩的活动,时间安排变数大,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让我们的进度比预期落后许多,从一开始动手到完成作品,共花了逾8个月时间。”

       黄梓维介绍,天文望远镜有多种不同的设计,例如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的望远镜等。在考虑成本和材料方面后,他们决定制作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因为它具有成本较低,设计相较容易、轻便且容易搬动等优势。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主要使用一面凹面镜当主镜,和一面对角反射镜当副镜。我们选用的口径是4.5寸,焦距是90公分,
口径越大,能进来的光线越多。制作望远镜所需的配件有凹面镜、调焦座、反射镜、目镜、PVC水管、还需要螺丝等等。”

        他说,制作望远镜的材料都是老师帮忙订购的,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马大进行制作工作,遇到问题或对某些原理不明白,都会询问老师。兴华总务处也提供场地,好让他们能顺利完成制作。
三人表示,高中时学过光学理论,认识基本光学原理,但没有实战经验。制作望远镜的过程中,工具不足是首要问题,让他们深深体验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有了材料还要避免把木料锯到歪歪斜斜,非常考验技术和决心。

      “原来很多东西理论上我们已明确掌握,但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很多知识有待学习。”

        三人完成作品后,校方也于9月2日至3日安排两日参展时间,让全校师生在清晨6时30分至7时30分,透过他们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瞭望月球。面对来自同侪与师长的赞许,廖政彰谦虚表示,这次的制作望远镜活动能够顺利完成,指导老师陈伟伦居功厥伟。

      “老师说了一句让我非常感动的话‘不会我来教,没有材料我们一起去买,重要是你们要有那颗把望远镜做完的决心。’有时老师也亲自载我们到马大的物理工艺室进行活动。我们很幸运遇到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使我们犹如站在巨人肩膀上,能把当初遥不可及的高山一一征服。”

       黄梓维表示,为期两天的校内路边天文观测活动,他发现很多人其实对制作望远镜充满兴趣,只是不知从何下手。制作望远镜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耐力与毅力。作为第一批完成自制天文望远镜的高三学生,他们成功以行动打破众人认为高三生忙于备考,没时间逐梦的刻板印象。

      “我们是很好的例子:不怕慢,只怕站,只要有兴趣,不妨试一试。家里有了一台天文望远镜,方便我在家做观测。我打算毕业后回母校天文台做观测,拍出好作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