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2, 2017

关丹老街和林明山城考察 雪隆森独中历史科户外教学活动


        本次历史户外教学考察,让我们来自西海岸的独中历史老师,终于有机会踏上东海岸一隅。

        以前大学修中外关系史时,印象中在马来半岛东海岸曾经存在过一个叫朋丰、蓬丰、彭杭的古国,那些都是彭亨故称。而关丹的存在,则是早期马来人以一种沼泽植物Teruntum名之。现在位于彭亨河口的关丹,就由原是Kampung Teruntum的马来村落发展起来。一直到英国殖民地时代,关丹在彭亨的地位都不比更内陆的瓜拉立卑(Kuala Lipis)重要,至1955年止,后者曾是彭亨的首府。现在的关丹除了传统捕鱼、手工和林木等初级产业外,也大力发展高级旅游、港口造船和石油工业。


        第一天抵达下午,我们在关丹导游公会主席潘于涣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内涵丰富的“关丹城市文化遗迹大道”导览活动。导览起点从马哥达路(Jalan Mahkota,俗称后街)的旅游局彭亨办事处开始,环绕关丹大街(Jalan Besar),沿途欣赏古建筑物、地标及文化遗产等,行程约两个小时。

        我们先沿着马哥达街往关丹市的大草场方向前去,这里有关丹保存得最好的战前建筑物群。抬望眼,都是海峡殖民地风格的老店铺,各式样商店并存。关中教务主任兼历史老师林坊伶回忆,在大型购物商场兴建前,曾是关丹居民购置柴米油盐必去之处,甚至她出国深造前,都要到这里的一间老医务所进行体检。特别要介绍的是“陈钊影社”,二战前陈钊在陆佑锡矿公司担任会计书记,后来因摄影兴趣便在老街开了相馆。今天我们尚能见到许多关丹老照片,就是他为当地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录。

        马哥达路末端是关丹大草场,毗邻是苏丹阿末沙回教堂。这栋颇具特色的建筑物,蓝顶造型,配上几根尖塔,当地人乍看后称之“迪士尼乐园”。其实马哥达路在殖民地时代有另外一个英文名称,叫“华尔街”(Wall Street)。这条华尔街的名称由来出自殖民地时代的某英商名字,与美国纽约华尔街毫无关联。但是无独有偶,这条路中段却也是当地的金融中心,银行林立之处。

        贴着关丹河平行的是关丹大街,这种街道格局和我国一般老城镇一样。以前整个社区发展就是靠河边而兴起,方便交通运输而聚集成人口稠密区。曾经这条街都是满满的海产店,尤其是以梅香咸鱼闻名。可惜一场大火吞噬,重建后的店铺也少了海产店。现今走在大街上,只见几家老字号外,不再有长辈们传说的咸鱼飘香场景。经过车水马龙大街,导游带我们一转,竟然来到藏着一栋建筑瑰宝的后巷。那是陆佑的宝号,是他在当地的锡矿仓库。陆佑对现代人而言或感陌生,不过在上个世纪初的马来亚乃至东南亚一带,最贴切的字眼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他了。除了陆佑外,与关丹开发有关的华裔先贤,还有林亚三、黄亚痒等。至今市内尚有以他们命名的道路,可见他们居功不小。

        文化遗迹步道景点包括前后街、关丹东姑安潘雅富珊医院、银行街、丹绒隆坡桥(Tanjung Lumpur)、马哥达街及苏丹阿末沙回教堂(Masjid Sultan Ahmad Shah)等。在潘先生细心解说下,让
我们了解从Kampung Teruntum小村落如何发展成关丹小镇,成为林明锡矿转运中心,一幕幕关丹开埠史的画面,如同黑白色调至彩色荧幕般重现眼前,可谓历史遗迹故事之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