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7, 2020

苏进存校长 给全体师生的一封信

        大家好!欢迎全体师生返校!

        自3月18日以来,因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政府为了有效阻断其传染链,颁布了几个阶段的行动管制令,以期能有效地控制疫情,确保国人的健康。国家安全行动理事会多个月来在与政府各部门的配合下,发布了许多防疫指南,并立法强制国人遵守,逐渐形成人民生活上的新常态。

重新审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大家都理解,此次疫情可说是人类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挑战,敌方无所不在,无论结果如何,它势必对人类各种生活型态带来不可逆袭的改变,诚如许多专家学者所预测,疫情之后,人类也无法回到疫情前的所有局面,在疫情期间的非常态生活习惯也将逐渐常态化。

        出门带口罩、排队量体温、搓手消毒等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我们每天浏览新闻媒体,查看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最新统计数字,关注哪个地区又出现新的感染群。我们为之惶恐,为之彷徨。这场危机引发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自觉自律 同兴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三)

供稿| 训导处


    
    新冠病毒肺炎肆虐,让“复课”成为既令人期待又忧心忡忡的事情。我校董事、校友、家长与社会人士等自4月8日起为我校带来了大量防疫物资如口罩、免洗消毒液、消毒剂等,让我校在面对复课之时有信心且有能力保障教职员工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5月29日(星期五),苏进存校长带领召开行政·高三班导师·高三学生线上交流会。


6月1日(星期一),我校通过举办为期五天的“好时代,云学习”活动结束第一学期,让师生通过交流不同领域的课题弥补缺失的实体校园生活。3日,出版组、图书馆及教务处推出电子读物《病毒突袭:生命·阅读·反思》第三期。8日,行政·班导师·班委会议(二)于早上9时召开。9日,教务处发布《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指南(六)》,同学们需居家根据所定课表准时参与各科学习。

        10日,苏校长发布文告表示,第二学期将从6月9日开始,我校也将根据三个阶段进行复课准备。第一阶段为复课前(6月10日至23日),全体同学需根据课表每日从上午8时30分学习至下午3时30分。各科老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科属性和学生学习特性,采取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式教学。第二阶段为局部年级复课(6月24日起),初一至高一级学生在这阶段继续居家学习,高二及高三生则返校投入备考与学习。第三阶段为全校复课,而日期与上课时段将根据教育部所规定的课室人数进行调整。苏校长赞许我校师生在为期10周的居家教学展现了极高的适应力及灵活性,开辟了疫情下教育的新天地。各项线上活动的举办平衡了居家时期的身心灵健康,少了实体校园的生活依旧精彩。此外,苏校长感谢三机构、老师及家长在危机中仍然善于学习、勇于承担,让我校教育在经得起考验之余,也有了一定的成长。

        11日,我校发布《兴华中学校园防疫指南》,详细阐述了24日复课后校园的一切防疫工作。

疫情后的第一阶段复课~ 国家教育部私立学校组到校视察后,甚感满意

        作为全雪州最多复课学生人数的学校,6月24日(星期三)国家教育部私立学校组主任法兹、副主任拉兹里、官员吴耀其三人,清早到校视察学校的防疫措施及师生执行情况。对于学校的复课管理安排有序,师生防疫意识高且配合执行的情况良好,使到复课过程一切顺利,官员们大表赞赏,也希望成为各校的学习楷模。

  巡视课堂的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私立学校组主任法兹也了解到在国家限行令实施期间,我校的教与学从未间断过。师生逐步适应线下到线上的教与学模式,因此无论教学或评量进度皆未收到疫情的停课影响太多。此外,学校及时成立纾困基金帮助经济陷入困境的家庭,同时也提供 Chrome Book 的借用服务给缺乏硬体设备的同学。各行政单位并致力设计各类线上学习拓展活动,包括举办“云学习”选修课、升学与生活辅导、课外活动及体能训练等,提供师生受限于住家的环境下,仍然能有一定量的正常校园生活。法兹主任对于学校面对疫情下的种种考验,对教育工作仍严谨看待及管理,井然有序安排各阶段的停课不停学指南,并及时组织及指导老师、同学的效率,表示肯定与赞赏。


感恩 责任 奋发 第11届高三成年礼“云典礼”1500人见证01


        成年,象征着孩子在父母的呵护及养育下已长大成人,懂得感恩、肩担责任、奋发向上。在高三生步入成年之时,我校于7月18日(星期六)举办第11届成年礼。我校董事长拿督李平福先生带领三机构理事,在苏进存校长、副校长等人陪同下,于潘斯里陈开蓉大讲堂见证。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成年礼也与校内其他活动一样,采线上直播方式进行,高三生与家长居家参礼。所幸获得杨秉松校友的技术与硬体资源的提供,典礼得以顺利进行。成年礼以高三生录制的《大学章句》及《行路难》掀开序幕。接着,李平福董事长在致辞时表示,我校举办高三成年礼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成长的背后是父母及师长不计回报的付出。同学们应知恩图报、以行动报答他们,向父母、师长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道谢。董事长也期许高三生们能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走出灿烂光明的前景。

感恩 责任 奋发 第11届高三成年礼“云典礼”1500人见证02


形式不同,意义依旧
颜毓菁老师(高三毕联会负责老师)
 
      线上成年礼在面对着设备不足、技术欠缺等问题下,老师及校友们所付出的努力是成功举办成年礼不可缺少的力量。线上成年礼承担着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为了降低风险,老师们不断召开会议并进行彩排,力求线上成年礼顺利进行。今年的成年礼在形式上虽与往年不同,但其仪式、意义及诚意并无减少。

        在时代的进步与转变下,线上成年礼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体验。高三生居家参礼,除了父母以外,家中长辈、兄弟姐妹等皆可观礼。在全家人的见证下完成成年仪式,是往年在校成年礼无法达到的温馨效果。我希望高三生们谨记八字箴言“行必履正,勿怀侥幸”,无论是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都要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达到自己的目标。祝福高三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从“勿怀侥幸”蜕变到“无怀侥幸”,便能从他律转变成自律。


学会承担,明白成年礼意义
陈坤祝老师(学生家长)

 
       往年的成年礼,父母与孩子都聚集在朝阳堂参礼,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庄重感及仪式感。但今年改成线上进行,让我们只能在家参与仪式,确实无法感受现场的气氛。然而,疫情下有许多不可控且需考虑的因素,线上成年礼的举办的确是不容易的坚持。对我来说,参与线上成年礼是个特别的体验,对学生来说更是高三生活的另一番风景。我认为,无论以怎样的形式举办,只要能让高三生明白成年礼的意义、学会承担,那便达到了校方为高三生举办成年礼的目的。

系上红领带与家人幸福合照

儿童重症患科副教授颜振胜医生 带你“与生命的对话”

        配合高三成年礼,高三毕联会于7月11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办了一场“与生命的对话”为题的线上讲座会,由辅导处谢广婷主任主持,邀请到毕业多年的校友颜振胜教授,为即将迈入新旅程的高三生分享其心路历程及对生命的诠释和体验。

        讲座会一开始,颜教授便向高三生阐述“生命”的概念,从不同角度定义生命的意义。以地球生命的角度来看,它是有能量代谢、会回应刺激及进行繁殖的个体。生命的个体都得经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在一代代个体更替的过程中,依靠基因的随机变异不断地向现实作趋同演化。他表示,不同的角度皆对生命有不同的意义,生命就该有朝气并包涵着承诺。

        人在各个阶段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身上也背负着不同的责任。颜教授是名儿童重症专科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大学教授身兼多职,责任重大。他表示其学医之路十分坎坷,但也在不断地蜕变与成长。他认为,医生肩负着的是厚重的责任。在现今紧张的医疗体系下,即使年轻的新手医生资历尚浅,他们仍不时需要参与到协助病人的决策中,而每一个决定也都足以影响一个生命。

        颜教授表示,只要用心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生活便是精彩、圆满的。活着就一定会面对问题,而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有问题,自然也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面对问题与困难时,只要肯“择善而固执”、“找寻真理”, 透过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历并学习聆听,便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找到生命的意义。他嘱咐同学们珍惜当下,感恩父母的默默付出,勿把父母对我们的关怀当作是理所应当的。

专访英语教学中心主任莫壮燕副校长 通过多元活动感受应用英语文的快乐

 

问题:近年来,ELC常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绘文字(hand-lettering)、烹饪及多场不同类型的工作坊 ,其目的为何?
回答:
学习第二语文,除了正规课堂的学习,还有许多高效方法,如课外延伸阅读、实境应用、融入环境等。我校在强化课堂教学部分,高度注重教师专业培育,老师的教学专业能力也日臻成熟,因此便同时开拓实境应用及融入环境的项目。

从高三学生回馈调查及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学校能举办更多非竞赛类的英语学习活动。实际上,ELC每年都会举办多项开放予我校师生的活动与工作坊。这些软性活动或许与学习英语没有直接关系,但负责的英文老师皆以英语进行活动,让同学在有趣的活动中接触英语、解除对英语的恐惧及自然地应用英语,并提升他们延伸学习的能力。一系列的活动与正规课堂学习殊途同归,意在日常沟通中应用英语文。

教师创意写作工作坊: 诗歌创作篇 学生诗歌创作工作坊: 带你感受英文文学的美01

        为了让师生辨识文学中的表现手法并进行诗歌创作,我校英语教学中心在“丹斯里杨忠礼潘斯里陈开蓉协助巴生兴华中学英语教学中心师资与学生培训慈善基金”的赞助下,于2月22日(星期六)为全体英文老师举办Creative Writing Workshop for Teahers : Focus on Poetry,并于2月29日(星期六)举办学生的Poetry Workshop– Appreciating Literature。工作坊由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教授Prof. Malachi Edwin Vethamani及杜伟强博士主讲,两场工作坊皆分为赏析与创作两个阶段进行。

教师创意写作工作坊: 诗歌创作篇 学生诗歌创作工作坊: 带你感受英文文学的美02

An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Ms. Jagvinder Kaur

        Attending this Poetry Workshop was my first experience ever  after graduating from university. All the information given was valuable and it refreshed my mind throughout the session. I personally liked the "The Wall" activity, as it was interesting and refreshing for the start of the day. Besides, the explanation given by Prof. Edwin was really understandable and it gave me an insight that writing poems can be interesting and meaningful to every individual. It also depends on how an individual takes things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meaning of a poem. To me, I enjoyed every session of the training and I hope to attend a similar training in future.

工作坊颠覆认知
蔡菱恩(高三文商智)

        一直以来,我对中文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较少接触英文诗歌。我认为,诗歌是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研究的领域。我非常享受以游戏学习诗歌,这颠覆了我对诗歌的认知。这一次的工作坊也让我认识到以动态的方式学习诗歌可以有效加深我们对于诗歌涵义、意境等的理解。通过工作坊,我们按部就班完成一首诗的创作,从词汇、句子、段落到完整的诗歌,整个过程非常有趣。我所写的诗是《The purple lady》,即把花比喻成女性,描述了一个女人从青涩、成熟到老去的过程。基于工作坊对我的启发,我将深入探索诗歌并通过不同语言写诗。

美的呈现:英文诗歌创作比赛01

        In order to inculcate the love of poem writing among students, promote creativity, resourcefulness, self-expression and promote universal values in a fun and creative way through the medium of poetry writing, the school has organized a poem writing competition. Students of all levels we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competition.

        Poetry is about self expressing, and this competition i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with other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While students try to arrange their thoughts and convert them into poetry, their English skills improve. Before conducting this competition, ELC invited Prof. Malachi Edwin Vethamani and Dr. Too Wei Keo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to run a poetry writing workshop for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They gained a lot of knowledge and tips from the workshop.

美的呈现:英文诗歌创作比赛02

 The Best Three Poems
● Choh Yong Bin  (S3 Adelaide)  My Hair
● Lew Xin Yun  (S2 Adelaide)  Upon When the Parasites Fled
● Tiew Zhi Qin  (S1 Chicago)  Twenty Twenty


Consolation Prize Winners
● Lewis Chong Li Wei  (S3 Canberra)   The End
● Nicole Leong Mei Hui  (S1 Wellington)   The Wind
● Lim Yu Yan  (J3 Washington)  Daily Routine
● Chew Kai Yuan  (S3 Adelaide)  The Meadow
● Chai Chu Xun  (S3 Melbourne)   Plague
● Poh Jia Jun  (S3 Canberra)   An Exclusive World
● Lee Yi Yang  (J1 Dublin)  My Superhero

深谈演讲的艺术,让你成为演说家!

 

煮印度美食,学英文



 
       为了让英语的应用融入到生活当中,我校英语教学中心于3月4日(星期三)在家政室举办了Indian Cooking Workshop,让同学们动手制作印度煎饼(tosai)和椰果酸辣酱(spicy coconut chutney)。当天活动由Ms.Evon带领,参与同学被分为四组,另有三位老师Ms.Regina、Ms.Prem和Ms.Sumathi从旁指导。

        第一道食物是在南印度非常普遍的早餐——椰果酸辣酱。老师们为大家准备了各种食材,如椰丝、干辣椒、盐、咖喱叶、芥菜籽等。Ms.Evon边讲解制作过程边示范,首先得将椰丝和少量水一起搅拌成椰浆。搅拌完毕后,将锅预热一分钟再加入少许的油。待油已完全被加热,便可依序加入芥菜籽、干辣椒、辣椒叶、扁豆、椰浆和盐,最后再进行翻炒。

Tuesday, September 15, 2020

新社心声:英语辩论社成立之路


Q1.为什么会创办英语辩论社?
圣:初一时,我与至琛参与了英语教学中心所成立的英语辩论培训班,妍一与陈宁也是成员之一。去年在HELP英语辩论比赛获奖后,我想让培训班变得更有条理,因此有了成立学会的想法。
琛:初一时我便有了创办学会的梦想,当雳圣提出创办英语辩论社的想法时,我便义不容辞地加入。
妍:从初一开始我便是辩论学会会员,直到雳圣提出创办学会的想法,我便退出了原学会,加入团队。
宁:我比他们都较迟接触辩论,参与班际辩论比赛后,我便对辩论有了浓厚的兴趣,而创办学会更是提供我用英文进行辩论的机会。

Q2.创办英语辩论社时遇到了什么挑战?
圣:2019年7月,我们向蔡佩贞老师提出创办学会的想法。蔡老师让我们先拟定计划书,不料计划书却惨遭三次驳回。经过多次修改,我们才成功获批创办英语辩论社。
琛:我和雳圣来自东方教育背景,妍一和陈宁则来自西方教育背景。因此在拟写计划书的时候,我们四人常难以达成共识。
妍:萧腾峰学长和颜怡春学长曾向韩江传媒大学学院的英语辩论社请教如何拟定计划书相关建议,给了我们许多的帮助。那四个月的筹备时间,我们多次会面进行讨论及通过线上视频通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宁: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第一次的会员大会,因经验不足导致我们无法很好地控制场面及遴选执委。

Q3.共同进退的你们发生过最大的冲突是?
妍:学会会员被分成四组,而我们是各组顾问(Advisors)。当时我担心顾问的称谓导致会员们不悦,便提出建议改为引导者(Facilitators)。不料他们都不认同,我们便起了一些冲突。
宁:由于我们无法一直见面,因此多以讯息进行沟通。我们也常因不了解对方当时的情绪而产生误会,进而发生摩擦。

Q4.筹备期间历经了许多事情,你们是否曾后悔创办英语辩论社?
圣:在筹备期间,我因长时间的补习、堆积如山的功课与测验等,使我每天的睡眠时间都少于4小时。当时会有些烦躁及不满,但看到英语辩论社逐渐稳定,我不感到后悔。

Q5.如今四位已经高二,你们计划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英语辩论社发展起来并训练会员?
圣:执委是社团快速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毕业前都将负责一些核心的工作,其余的任务则交由有能力的会员。
妍:通过举办比赛及各类活动,会员可以更快地了解学会的运作模式。我们四位也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因此可以在这两年把我们所知道的传承下去。

Q6.很多人认为英语辩论社会员应具备优秀的英文水平,你们怎么看?
圣:辩论基础和英文水平并不是最主要的,对辩论的兴趣才最看重,只要认真学习、敢于发表个人观点就好。
妍:只要同学们抱着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及拥有满满的热忱,英文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

Q7.除了语言,英语辩论和华语辩论有什么不同点?
圣:评分方式。华语辩论较注重咬字、发音、语调等,而英语辩论则较注重内容。华语辩论是得在三分钟内把资料都表达出来,而英语辩论则有六分钟的时间进行论述。与华语辩论激烈的口舌之争不同,英语辩论较偏向于生活化地说服对手及评审。
妍:华语辩论较正式,内容形式固定或使辩手无法跳出框架思考;英语辩论则较注重辩手将辩题融入生活去进行思考。

Q8.请以英语辩论社创办人的身份来说一说你们的社团理念。
As a wise mentor once said, “English debating never required people to be completely fluent in English, rather, English debating seeks people that are willing to put in the effort to learn. It doesn’t matter where you start, as long as you do, you are bound to improve and achieve greatness."

恭喜8位老师完成中学英语教学专业文凭课程01


        在“丹斯里杨忠礼潘斯里陈开蓉协助巴生兴华中学英语教学中心师资及学生培训慈善基金”赞助下,我校8位英文老师于2019年参与Certificat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Secondary(CELT-S)专业培训。今年2月,老师们完成了所有培训活动,并全数获得认证。自2010年起,我校英语语教学中心老师便开始接受英语教学专业培育课程。经过多年的耕耘,英语中心除了2020年新到任老师之外,所有老师都顺利获得了英语文教学专业文凭的认证。

Ms. Teoh Ke Li
        The course was months of hard work and I am glad that I went through it! Overall, CELT-S gave me a lot of hands-on training about teaching. I have learnt a lot about managing classroom activities effectively such as setting up activities, monitoring and giving feedback. Besides, I have learnt about how I can make the best use of all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in my own context to motivate and support my students. It has definitely made me a better teacher and I truly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given to attend this course.

Ms. Wendy Heng Wei Chian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Hin Hua High School for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pursue this CELT-S course in 2019. It was certainly a great exposure for me as I could learn more teach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out the course. Working as a full-time teac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pursuing this one-year CELT-S course was definitely not easy for me. There were times in which I struggled between my work and studies. I am lucky to have an experienced trainer and a group of helpful classmates around me. I remember we used to discuss and share our thoughts about the assignments in our office. I am happy that we made it to complete the course and celebrate our success together. With this new achievement, I look forward to serving the school and students better in future.

恭喜8位老师完成中学英语教学专业文凭课程02

Ms. Teepaadharshini
        Yes, CELT-S course was a journey full of experience. It has brought a vast experience on how teaching can be done in a much more interesting way. I am glad that I was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join this programme and enlighten myself with a lot of interesting methods and skills that I could incorporate in my teaching. I feel very pleased and elated because this course has added my enthusiasm into teaching in various ways. I have learned from trial and error and that knowledge would help me sustain a better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my students and myself in the future.


Ms. Sumathi
       Graduating  is a huge accomplishment and you should be proud of yourself! Let’s be honest, the CELT-S course  wasn't easy. Some things were tougher than expected along the way and you may have experienced moments of self-doubt, but when you graduate you get to look back on those tough times and say to yourself, ‘I did it’. And that is certainly something to be proud of.  

行动管制令下的联课活动

整理报道| 贺字宁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导致政府颁布行动管制令,学校体育及课外活动皆需暂停。因此,我校课外活动处延展各项大型活动,体育处亦取消了多项运动赛事。但在课外活动处主任谢锡福副校长的带领下,线上课外联课活动得以在线上顺利展开。

        课外活动处主任谢锡福副校长表示,我校也是在7月20日才开始局部恢复学生回校上实体课,但实体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仍不被允许进行。“为了发挥课外活动在教育上的群育功能,我们鼓励各学会在管制令(不能恢复实体活动)期间,能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各项学会活动,如既定课程、练习、比赛、开会、团康、茶会、跨校交流等之类的活动,以便学会活动可以“停而不断”,弥补学生在此非常时期参与实体课外活动不足之需求。”

        “我们的理念是,如果群育在办学理念上是重要的,我们就不应该让课外活动被疫情击倒,我们就不应该让课外活动在行动管制令中被消失。本处同事也很快地在四月下旬决定开设“兴华中学课外活动处脸书专页”,以作为传播兴华中学课外活动处各项讯息及展现同学们课外活动学习成果的辅助平台,俾能不受外在疫情和行动管制令的影响,对师生们推展及参与各项课外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此期间,各学会团体绞尽脑汁、激发各自的创造力及创新力、充分使用线上平台,弥补了同学们无法在校进行联课活动的遗憾。如:舞蹈社举办了线上高三欢送会;园艺学会会员居家栽种并进行线上康乐活动;烹饪学会会员各自在家烹煮温馨料理等。此外,机器人学会录制了视频指导会员制作名牌;童军团以测验的方式让会员学习绳结的知识;书法社也以“曙光”为题居家创作书写了多幅好作品。疫情下的天空,大家众志成城,在云上学习。同学们把所学技能运用于生活当中,从学习到培养兴趣,都体现了我校联课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此外,在行政各处的协调及努力下,全校的联课活动全面恢复学习,在各学会团体于线上交流、学习之时,我校体育校队亦在各队教练的指导与带领下进行体能训练,以确保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在居家学习期间仍处优秀水平。

        希望同学们都能藉由学校推展的各项课外活动,开展并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充实而精进的学习旅程!


线上学会保温活动

新增說明文字

疫起share生活01

 

        行动管制期间,你是如何度过的呢?是每天重复着同样的日常,还是给自己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仔细回想,你的百宝袋里收获了什么精彩呢?
        这段期间,辅导处发布《Stay&Share》活动,希望同学们透过智慧的双眼觉察疫情期间的大小事物,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记录这段日子的深刻体会和收获。同学们透过各种媒介,记录疫情下的日常,作品各具特色。


写“疫”忆兴华    张岱安(高三文商智)
春节的兴花园,一经数月,
不知芳草是否如故?在校的日子倒数着,
怀念在栋栋楼层间,写生的瞬间,将当时照片用画笔记录,
让兴华的美在心上反复。

全民抗战  叶淑欣(高三理孝)


为了消灭病毒,医护人员冲到了最前线。
为了减缓病毒的扩散,军警部队日晒雨淋地驱散人群。
为了全球人民,中国不分你我地到各地支援。
为了这一份“责任”,她们脱下了围裙、剪断了长发,
为了让她放心前去,他成了保姆、厨师、佣人、老师。。。
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不过是换了身衣服的普通人,
他们并非不想待在家中过着安逸的生活,
而是明白疫情面前有大家才有小家。
他们不是不害怕病毒,而是知道抗疫前线需要自己。
这些最平凡却最勇敢的天使们总在最外层保护者我们。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虽无法向他们一样站到最前线,
但我们可以做到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duduk diam-diam di rumah
就是我们对他们最宝贵的回报,也是我们的责任。


疫起share生活02

 白房子  张紫樱(初三孝)
        人类的适应能力何其强大。生活节奏被打乱的我们现在短暂地交接起来了。事实上,管制令期间的我外出次数几乎为零,预想中的难忘经历像是空气钻进透明塑料袋。天花板是按下开关就以相同速度旋转的吊扇,外界的信息则是空气与灰尘,晚上的空气是空调特有的感觉。换句话说,管制令间我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看。我擅长以沉默到近乎冷漠的心态面对任何事,倒也不是说对任何事毫无感想,只是这些情感都像是一次性消耗品,很快就被淹没在新的事情中了。
        疫情让我更有理由待在房间,网课的存在很好地节省了我的活动空间,但你知道,人无法在松懈了好几个月还长时间专注在学习。于是,我有一部分时间被切割,一条毫无起伏的时间线变成偶尔的灵光一闪。有意限制的活动空间,以及可爱的、自由发散的思考,一切被压缩在漆成白色的房间。
        可从那里我又看见什么呢?我放弃去写一个拙劣的观察结果,我得承认自己的确不擅长把一堆许久未见的人们心里可能的想法轻飘飘地归类又总结。显然,我也无法代表人们,所以我的生活极尽无聊,唯有自我能成为此次分享的主题。心灵与经历相辅而成,可一个人生大事件都是以自我的想法构成的人往往也会在世界发生大事的时候予以一些看法或者发现。我就是抱着这样堪称傲慢的自信写下这些字的。
        这段日子里,我不定时给戈多(笔友)写信,从杀死蜘蛛到家庭矛盾,像一张捕蝇网把零碎的文字全拢在一起,细小的身躯在挣扎,慢慢蠕动成一张不规则图画。我们没有多谈疫情,更多的是逐渐记不清却又真实相信的想法,因为那是潜意识,是心灵压抑却又比谁都明白的想法。
        这种生活态度是奇特且平常的,它出于对一切难以拥有真实感,大部分情况理解又不共情。而疫情恰好成为一个有力的例子将这个问题放大了,都数字化了,死亡人数、确诊人数、上下排名以及两个星期为周期的延续。于是,这一潜在的问题在疫情之下被无限放大,人们在欢笑、为自己发现了有趣之物而高兴,没完没了的资讯却像后浪一般打碎反应思考的时间。我们思考、讨论的问题核心也逐渐提起现代化与信息时代,就像是面粉倒上水,本就难以区分的信息开始误导,直至人们放弃思考,看见了自己愿意看见的——任何事情久而久之都可以用“习以为常”来替代。因为我们不仅在学校,还在网上学习,不着痕迹地在没有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当一个旁观者丰富自己的阅历。我大可不那么谨慎用词,那么人们将在网络中博学,纸张般脆弱又边角锋利的博学。
        白房子是寂静的,墙角掉漆的部分被墙纸糊上,厚窗帘的背后是小孩砸石子玩的声音,墙壁的另一面是父亲谈论疫情的说话声,一成不变的语调像是在平静地叙述一件琐事。人们采购时戴上口罩,各取所需,看着最新公布的资讯,只有我的白房子不受影响。长年失修的墙缝渗了水,很快就被垫上一块布,苍白又有序,白房子在那一刻变成我的潜意识。我正在经历一种微妙的荒诞感,并非是指白色的大象被衔尾蛇咬死这种奇景,而是鉴于现实、鉴于一个除了保全自己以外改变不了什么的普通人。
        是的,我并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有趣经历。生活教会我的道理即是无聊足以杀死一个人,白房子对称的墙面线条变成维持我心态的蜘蛛丝。我在印有规律线条图案的床单上睡着,在内心世界与面前景象逐渐融合的时候醒来。床单上的线条变成了印有防疫方法与确诊人数的长纸条,它们居高临下地包围我,床单橙红的底色成为柔软温床,那只被我错手杀死的蜘蛛向我垂下沾了灰尘的蛛丝。无数或被我遗忘或烂熟于心的信息与知识奔涌而出,那感觉像是在口袋里装满石头往水里跳。蛛丝的尽头是与我相对的方向,只消伸手便可否定一切迎接一个人们都在实行的新开始。
        也就是在我放弃抓住蛛丝的那一瞬,我知道我爱白房子,没有私人房间与自我世界之区分。我继续平躺,新的一天开始。


听歌·分享·话梦想 陈俐杏校友与你分享追梦之路

        我校辅导处于5月12日(星期二)举办《听歌·分享·话梦想》在线分享会,邀请到本地艺人陈俐杏校友分享自己的追梦之路,由辅导处郑月娥老师、朱彩萁老师及卜志健老师主持。俐杏学姐表示,她在中学时期便开始通过尝试各种事物来寻找自己的方向、探索自己的梦想。初一时,她是大众传播学会会员,之后也加入了学长团。此外,她也是合唱校队、辩论校队的一员,更多次参与其他学会的表演。在不同的平台上,她不断精进,奠定的便是未来的基础。

以下为分享会的内容:

Q1.在追梦的道路上,你遇到了什么让自己很挫败的事?
        任何追求梦想的道路都会有挫折,并不限于演艺圈。在演艺圈,我曾试镜不成功、被责备,但也遇到许多乐意帮助我的人。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便会将重心放在我得到的帮助上,那我就有了再往前走的动力。只要有热忱,即使遇到挫折,也可以凭着意志力熬过去。

Q2.你是否曾经为了追梦而考虑放弃学业?
        2011年,我参加了Astro国际华裔小姐竞选,那是我接触娱乐圈的第一小步,也幸运地晋级20强。当时,若我顺利晋级10强,我便无法回到台湾上课。然而,我止步于15强,便也无需在暂停学业和放弃比赛间做选择。回到台湾继续上课后,我领悟到“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就因被淘汰而继续升学,我才有了选修韩文为第二外语的机会,并以交换生身份到韩国一年。我的人生历练与阅历因“淘汰”而丰富了!在遇到类似的十字路口时,我希望大家谨记学业的重要性,切勿因工作而放弃学习,毕竟未来还有更多工作的时间与机会。我希望大家以学业优先,念书时期尽可能地增强自己的各种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以为追求梦想做好准备。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 我校包揽多项奖项01


        我校学生于6月6日(星期六)上午11时,参加由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电子竞赛,荣获高阶组冠、亚、季军及优异奖,初阶组亦荣获亚军及优异奖。

        陈嘉庚常识比赛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并弘扬“嘉庚精神”、了解先贤勇士奋起抗战的事迹、宣扬人类和平正义的精神、共创和谐世界及追寻华人的文化踪迹与历史烙印。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行动管制令影响,比赛形式由初赛的纸本笔试、晋级赛及决赛的团队问答竞赛,改为个人电子竞赛。参赛组别分为初阶组、高阶组及公开组,各组选手需在40分钟内完成作答100题选择题。初阶组的出题范围为主办方所提供的《光辉典范——陈嘉庚先生》一书;高阶组与公开组除上述资料外,还包括《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杨进发著)、《马来西亚史》(廖文辉著)及《日本侵略马来亚历史图集》(陆培春著)等书籍。

        由于比赛于行动管制令期间举行,我校常识队仅能够居家备赛。然而,仍在比赛中有亮眼的表现,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历年来,课外活动处积极召集并组织热爱历史、关注时事的学生参赛,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及校友得奖。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陈嘉庚常识比赛 我校包揽多项奖项02

赛前充分准备
许智翔(高一理爱)

        今年是我第二次参赛,非常开心荣获高阶组冠军。相较于去年,我赛前准备得更充分,主要是有了去年的经验,对于知识点及各种题型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在阅读和记忆时耗时较少。此外,我赛前所准备的内容较去年全面,在答题时更为顺畅。
        在此,感谢学长姐分享笔记,让我的备赛过程轻松了不少。赛制的改变给予了我们在比赛中查询资料的机会,这让我得以再三检查答案以保证准确率。整体而言,这届赛事的题目难度系数较低,但我仍有许多进步空间。参赛是一个有趣的体验,让我们得以了解华族先贤的历史事迹,这也是作为独中生的我们有责任去了解的。相信明年的赛事便会回归团体赛,希望自己可以更努力,与伙伴们一起延续“兴”光!

传记灌输时代思想
张岱安(高三文商智)
        作为即将退役的高三生,我本来很期待今年的赛事将会在哪举行、我与同伴们会有怎样的难忘回忆,可惜失去了剑指冠军的夙愿。值得高兴的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队的成绩可观如旧。失去了与队友们在前往赛场时的谈笑风生,我们只能在线上互相提问、互相提醒,这些都让我倍感可惜。
        阅读伟人传记,需要了解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陈嘉庚用一生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为立国之本”、“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太平洋战争用血泪歌一段可泣的章节,史书记载了每一个曾经,都是在告诫我们: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每一天。

体验及收获大于比赛结果
李钧皓(高三理忠)
        这是我第四年参加陈嘉庚常识比赛,非常感恩在疫情之时仍能参赛。为了准备这一次的比赛,我付出了许多努力。有别于以往的团体赛,今年以个人赛的形式进行。然而,在成天啃书、做笔记之余,我仍然会借助团队的力量与队友们一起备赛。
        这场比赛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中学生涯的最后一场常识比赛。比赛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我早已在备赛过程中收获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历史所传达的情感、努力的价值及友情。
        回想参加过的所有常识比赛,每一场赛事都让我成长了。无论是备赛或比赛的过程,我都从中汲取许多知识、经验及更多的体会。历史的浪花告诫我的道理、伟人身体力行塑造的榜样、与队友谈笑风生的回忆及那一幕幕的光荣时刻,都是我“常识”之旅的收获。我因常识比赛而沮丧过、喜悦过,这些回忆都让我的中学生涯变得格外有质量且难忘。这一路走来,感谢梁耀文老师、队友们还有自己的付出。


话当年,惜今日(三)校园全面重建与翻新01

        2018年11月开始,三机构永久总顾问潘斯里陈开蓉董事承续我校永久荣誉董事长已故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博士的遗愿,在众子女们的全力支持下,全心投入重建与翻新校园硬体设施,供师生在更优美舒适的校园学习与生活。

    2020年我校设施重建与翻新工程持续进行中!第三阶段的工程中,除了接续第二阶段校园地面的重建之外,还包括了垃圾槽旁厕所的整修,让校园设施更趋完善。

        针对校园地面的翻新重建,除科技大楼前、教学大楼前、综合大楼前、校舍后以及校舍两旁的走道,已在第二阶段的工程中完成之外,此次再扩大重建范围,含括校门口前、科技大楼右侧与后侧和篮球场观众席后侧走道。

        上述的地面皆增高6寸至1尺不等,同时也因铺上两层铁支网,让地面的承重量增高至25吨。除此,重建后采用防滑混凝土印花地面,取代原有的泊油和滑面磁砖,除让其更坚固、更美观之外,也让师生在校园行走时更为安全。

        至于垃圾槽旁厕所的整修,则包括在厕所内增设大镜子、抽风机、监视器和求救警铃,并将原本面对垃圾槽的窗口,移建至另一面墙,让难闻的垃圾味不会飘进厕所内,也因采用了最新颖的百叶窗,提升了厕所的通风与采光效果。

        在移建厕所窗口的工程中,我校三机构永久总顾问潘斯里拿汀斯里陈开蓉董事,更提出具专业与深谋远虑的建议,她认为墙面应漆上最高品质且可以水洗涤的灰水(Dulux Weather-shield Power Flexx),若垃圾槽造成墙面留下污垢,也能用水冲洗干净。

        潘斯里陈开蓉董事在我校设施重建工程,从需求、设计、寻找承包商、材料选择、监督、建议与费用的等,皆煞费心思,尽心竭力希望能打造一个完善且可以永续经营的校园。
虽然第三阶段的工程期间,受到行动管制令的影响,造成工程一度暂停,但至今已陆陆续续完成原定的工程。而未来将陆续展开的工程,包括更换综合大楼后侧楼梯白钢门及重建校门口保安亭、候车亭。


话当年,惜今日(三)校园全面重建与翻新02


诚邀加入“新火书厢”,一起共享阅读乐!


“新火”一词取自苏轼《望江南》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意为“姑且用新火来烹煮新茶,趁着时光未老,借吟诗饮酒来自得其乐吧。”
“新火”谐音“兴火”,乃“新取之火”,寓意每读一本新书,就是一个新的开端,句号后的新起点。
“且将新火试新茶,读书趁年华”,用“新火”来烹煮阅读的热情,趁年华正好,赶紧来享受阅读的清欢吧! 

成立新火书厢:散播阅读的快乐种子

        在MCO期间,我对“阅读这件事”多了一些深层的思考。

        过去我致力在办主题书展、推广阅读,期许更多的同学可以爱上阅读,享受看书的乐趣。但这更像一个单向的输出,我依据主题推荐书籍,吸引同学来借书。我知道我成功地吸引了一个个爱看书的“个体”,经常到书展前翻书,乐此不疲。这些“个体“形成了”一群人”,姑且在此称他们为“爱阅人”。但,“他们”究竟是谁?

        在MCO期间,我多出了时间阅读了更多的书。

        少了在课堂上跟同学们的互动,我有些“空虚”。因此,我开始写文章、做阅读笔记,甚至在网上打卡,推荐我读过的好书,试图跟别人做交流。此时我想,那群喜欢阅读的同学在哪里?他们也在这段时间里看了很多好书吗?他们有遇到不知上哪找书的困扰吗?还是他们也读了什么好书却苦于无处跟人分享呢?


        在MCO期间,我也不断在思考。

        沉浸在阅读里固然是快乐的,可读了以后呢?我们是否借着阅读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我们是否更具备理解力、思辨力或者同理心呢?读过的每一本书,能让我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吗?阅读后,我能合理的去批判、思辨、论述、发声吗?

        在MCO期间,我灵光闪现,想要成立一个“阅读俱乐部”,将喜欢阅读的人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