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5, 2018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


洪振丰(高二理忠)报道

       “一九四七,战后余生,望不尽晦暗天际,轰然一记春雷,响彻粉寮陋舍。教师、家长、学生同心擎起一座兴我华胄的丰碑。齐声放歌,一阕缤纷不老的传说。”司仪毛淑菱高亢的嗓音,拉开了兴华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仪式的序幕。

        4月21日(星期六),上午10时,各友校董事长、校长、文教团体代表、嘉宾、本校三机构理事、媒体朋友、老师、同学、家长及校友,都聚集到校史馆前的和悦轩,一起见证人文走廊暨校史馆的开幕。我校新任董事长拿督李平福先生为大家献词时表示,人文走廊与科技大楼的建立,让我校多年来秉持“扎根传统,怀抱多元,人文科技,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理念,得到很大程度的推展。人文走廊与科技大楼的现代科技教育更是相互呼应。

        紧接着黄秀玉校长致词时说道:“人文走廊串融人文艺术各馆所,它将成为激发感受力和创造力的摇篮;学校期待通过人文走廊的设置,注入新的生命力,进一步深化、细致化、多元化人文学习活动,丰富人文教育的内涵;期望校园充满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气息濡染兴华莘莘学子。”

        致词结束后,由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江柏炜教授为大家主讲《居今识古:校园中的人文教育与环境美学》。江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外国极富特色及设计巧妙的建筑物,也结合了兴华校园的情况,让在座的各位了解“居今识古”的重要性。

开创“全人教育”新境界 黄秀玉校长致词


        黄秀玉校长于4月21日(星期六)的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致词,讲词全文如下:
尊敬的我校三机构永久总顾问潘斯里陈开蓉董事、董事长拿督李平福先生、署理董事长卢金峰先生、江柏炜教授、各位友校董事长、校长、各文教团体代表、各位嘉宾、我校三机构理事、媒体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感谢各位抽空出席盛会,一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相信此时我们怀念的杨董事长也在天上笑容可掬的看着我们,尤其看到他信手写来的“校史馆”三个字,成了学校创办人亲题的镇馆之宝,造就了全马独一无二的佳话。

        各位看右边墙上的“和悦轩”,是潘斯里陈开蓉怀着爱护兴华的心,重新执起放下几十年的毛笔,专为学校题的字。借大家的掌声感谢潘斯里。

        还有大家看到充满人文气息的“人文走廊”四个大字,是著名书画家吴亚鸿老师祝贺人文走廊启用的大礼。

        今天,配合开幕典礼,我们人文学科师生也准备了多项有趣的活动供来宾和学生参与。请各位不吝指教。

        “要进步必须发展”。兴华每一期的硬体建设,都是因应软体发展的教育理念而设置的;兴华董家教校友同心同德共同推进教育革新,为独中教育开创新境界,努力不懈,大家有目共睹。

优质、卓越、精致、创新 拿督李平福董事长致词


        拿督李平福董事长于4月21日(星期六)的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致词,讲词全文如下:

        我校多年来秉持“扎根传统,怀抱多元,人文科技,面向未来”的全方位教育架构。“教育”两个字取决于“优质、卓越、精致、创新”的发展,而这些都已成为我们全体兴华人的教育使命与任务,并透过各方面的教育过程,奠定每一位学生良好的竞争力基础。

        一个细致的学校或社会,一定是从人文素养开始。教导学生如何去欣赏人生,懂得感恩与回报,带领学生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这些能力的养成是他们一辈子的资产。“人文科技,面向未来”是我们兴华人共同的目标,也是已故郑瑞玉校长一直在叮嘱的。2016年,黄秀玉校长提起有关校史馆的建设,获得已故永久名誉董事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博士和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家教协会承办了全校总动员的2016年筹募人文教育基金义卖娱乐市。

        现今,美轮美奂的图书馆、校史馆、和悦轩、音乐室、墨艺轩、美术中心等人文走廊的建成,将大大的推展了我们全方位的教育。而这都要感谢黄校长的精心策划及副校长们和学校教育团队的用心,更要感谢董事刘金城、尤瑞泉、陈伟后、余安、叶进来、陈冬兴和工程策划与监督的各位一直跟进校史馆建设的进展,使其顺利完成。让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在校园内勾勒出一道美丽的人文走廊,与科技大楼的现代科技教育相呼应,且不断对话的场景。

我们不能遗忘时代的美好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江柏炜教授主讲 —“居今识古:校园中的人文教育与环境美学”


        4月21日(星期六),我校迎来了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典礼,很荣幸邀请到江柏炜教授前来为开幕典礼进行一场主题演讲 —— “居今识古:校园中的人文教育与环境美学”。
江教授首先提到,在过去的岁月里,他长期在金门大学服务而定居金门岛,多年来有幸地跟随已故董事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多次来到兴华,同时也见证了这所学校的转变。他指出,现在金门大学有很多毕业于兴华的学生,他们的表现都非常杰出。不管是学术表现还是待人接物方面,都属顶尖,这也充分显示出兴华中学华文教育的成功。

        江教授表示,参观了兴华校史馆后,感受到了我校的办学的热情与理念。这十多年来兴华中学在空间运用方面,都把土地用到极致,没有一丝浪费。同时,校园的绿化程度也让人欣喜,虽然空间不大,但仍能感觉到身处知识美学的绿洲中。他认为,社会不断发展,但我们不能遗忘时代的美好,因此,像校史馆这样一个历史证明地就显得极为重要,体现了“居今识古”的精神。随之,教授举出几个案例让在座的每一位都更容易理解居今识古的意义。
“反映”历史的大厦
        他首先举出的是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波士顿的例子。当时,贝聿铭被委托对古老的波士顿三一教堂旁边的一所大楼进行改造。他没有考虑用复古的方式将大楼与教堂结合,因为他知道这个教堂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最后,贝聿铭建了一所60层楼且有214公尺高的摩天大厦,整栋楼利用了单一的玻璃幕墙制作。这栋大楼犹如一面镜子,让古老的教堂投影在大楼上面,并将波士顿的蓝天白云倒映在了上面,巧妙地把天空和教堂融为一体。换言之,贝聿铭的居今识古,不在复古和仿古,而是把一个历史的风貌融进一个具有新的现代感的环境里面,让传统与新颖相互衬托。这是贝聿铭最擅长的!除此之外,贝聿铭也曾在台湾设计了一所结合着东西方宗教的思想的教堂,利用抛物线让光线洒进建筑里,整个空间充满神圣气息,让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台湾一睹风采。

        另外,江教授还举出了贝聿铭的卢浮宫扩建案。卢浮宫常常出现众多游客“人挤人”的现象,因此贝聿铭被要求增加展厅同时解决游客流动问题。当时的贝聿铭,决定改用玻璃代替古典金字塔原来的石头材质。这样的一个做法,使众游客在前往下一处时,距离和动线是一致的。这不仅仅增加了其美观性,也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问题。这座玻璃金字塔也成为巴黎的新地标,游客们一旦找到了大金字塔,往下走就是它的展厅,整个地下的采光性也非常好。此外,游客也可以从金字塔的各个角度来重新体验卢浮宫的美。

兴华中学校史馆简介

        兴华中学校史系列特刊自2012年9月成立校史特刊编委会,费时3年完成三大卷四大册的校史系列,体例与内容堪称翔实完备。在编写过程中,董事会亦拟定待校史编撰完毕,便建设校史馆。校史特刊出版约莫一年有余,校史馆便竣工,正式启用,让兴华历史除了详记于三大卷的校史图文记录,也有了一个典藏集体记忆的历史场域。

        兴华校史馆承接兴华“人文科技,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是为人文走廊的一环。人文走廊以图书馆为起点,串融校史馆、墨艺轩、音乐室、美术中心、和悦轩和人文广场多个馆所,以凸显人文走廊整体的包容性、多元性和互补性,体现了兴华对人文教育的用心与实践。

        已故郑瑞玉校长本欲趁六十大期,修撰一部翔实的兴华校史,奈何天不假年。幸得已故杨忠礼董事长倾力开展校史编撰工程,更定下创立校史馆之计划以承接郑校长遗愿。是以校史馆正门三大字“校史馆”正是由已故董事长杨忠礼亲笔所写,尤具意义。整个馆名,则以“兴我华胄”作为总题,概括了这七十年来校史的脉动与精神。

        馆内共有十大展区,乃为下列十项:
第一展区:兴华总义 列展校徽、校歌、校训、创校
先贤等,标举兴华的立校格局与精神;
第二展区:大事纪要 依时编年,提纲挈领兴华历史走势,以总揽校政大体与兴衰之所由;
第三展区:校舍演进 从第一代米粉寮到第三代科技大楼,为兴华的建设成果作见证;
第四展区:风雨舵手 陈列历届董事长的生平与事功,以缅怀历任领导人之功;
第五展区:辅翼组织 简介校友会与家教协会,展现兴华史上有力的左右臂膀;
第六展区:传道授业 多面展示教学与教务之专区,包括历任校长、教师资料、课时总表、教科书等等,以窥探兴华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第七展区:据德游艺 通过全校庆典活动、学生校园生活等之展示,而推见兴华人之所以养成者,以及独中生之精神面貌;
第八展区:共襄义举 前人种树后人凉,本区记录创校至今重要的筹募活动,以昭示兴华乃由全体华社力量所铸成;
第九展区:影视特展 播放相关视频影片,或为特定主题展览而设办的展示区;
第十展区:文物展示 共有五处,散布于各展区的展示柜与墙面,以应用昔日的文物,将历史凝固于当下。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Hand Lettering & Calligraphy Workshop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英文手刻字和英文书法的兴趣,英语教学中心于4月17日(星期二),2时45分至4时15分在墨艺轩举办了一场英文手刻字与书法的工作坊。这场名为“Hand Lettering and Calligraphy”的工作坊共有48名学生参与。

        英文书法(calligraphy)指的是手写字的艺术(the art of writing letters),是“写字”的其中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汉字,结构上较为简单。书写时要控制好斜度与间距,练习时经常使用参考线(guideline)。Hand lettering在英文的定义则是艺术字的绘制(the art of drawing letters),也就是“画字”。创作艺术字体时,不局限于书法一笔一划的原则,而是打破常规,以标准字体的结构为基础,进行字体的绘制或以绘画的概念进行书写。

       活动一开始,指导老师 Ms Jolyn 向同学们讲解英文手刻字与英文书法之间的差别。其中,英语教学中心特邀2015年毕业生 —— 王毅敬校友协助此活动,他拥有多年英文手刻字与英文书法的经验。他现场展示了他的作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依据事先在复印好的英文艺术字纸上进行描绘。过程中,Ms Jolyn与其他2位英文老师从旁协助同学们。最后的30分钟,Ms Jolyn让同学们在已准备好的sketchbook上自行完成一幅作品。下午4时15分,此活动顺利且圆满的结束。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手绘陶瓷现场示范、各类作品集


        4月21日(星期六)上午9时半,人文走廊正式开幕,各种活动也随之开始。其中,美术室共有三项活动,分别为扎染batik布、陶瓷彩绘及剪纸。挂满同学们作品的美术室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负责同学认真地为来宾进行讲解。第一个摊位是扎染batik布,同学手把手地指导来宾扎染batik布的方法。其方式分别为螺旋扎染、线条扎染和普通扎染。负责第二个摊位的同学在认真的彩绘陶瓷,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已完成的彩绘陶瓷供来宾们欣赏。负责剪纸的同学则在红纸上描绘图案,再用剪刀仔细地将图案剪下。剪纸分为二个类别:剪纸类和迭剪类。剪纸的方法则有阳刻剪纸,阴刻剪纸,阴阳鉴刻等。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现场挥毫、水墨和书法作品展

       墨艺轩内,文人雅士聚集,吟诗作画。墨艺轩以“轩而非室”为主题,环绕着“轩”为主题的设计,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界限透过“无墙”的设计,用落地玻璃窗把室外的景观“借”到室内。
负责同学向来宾们当场示范了各类书法,让他们看了都赞不绝口。他们为来宾耐心且详细地讲解各种疑惑。选修水墨画科目的高中同学也将他们呕心沥血完成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此外,桌上摆放着清水、墨汁、布、毛笔、颜料、调色盘和宣纸,同学们现场以范本为参考,作出一幅又一幅笔墨横姿的水墨画。
        墨艺轩内十分宽敞,前方设有书橱、供老师使用的桌子和椅子以及教学中使用到的教学设备;后方则设有一排水槽,供师生在完成作品后清洗书法用具。书橱上摆满了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除此之外,也摆放了古人的创作,如《乙瑛碑》、《史晨前后碑》、《米芾蜀素帖》。
        来宾们在墨艺轩内获益不浅。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凡事都须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就像墨艺轩内个个有才华的学生一样,经过不断的磨练,才能在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上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来宾们。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肖像/书签现场作画、展示


         人文走廊开幕之际,美术中心设有各种有趣的活动。如3D模型展示,参观的来宾也可以自制3D模型。首先将平面纸上的图案剪下,再沿着图案的虚线对折并粘上,就可将平面图变成立体模型,并用颜料上色。接着,来宾也可自制生肖书签。书签上的生肖图案是用白蜡画上的,来宾可在书签上使用水彩涂上颜色,等晒干后再领取。除此之外,漫画学会的会员也为来宾们介绍并现场示范印刷术。不仅如此,当天也设有现场画肖像。画像的学生先用铅笔勾绘出人的五官,在画上细节,最后用水彩上色,展现出学生们的精湛的绘画技巧。现场除了各种有趣的活动,还售卖了各种精美的小图案、动漫人物的钥匙圈、书签、印章等。



Thursday, May 24, 2018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巴迪布蜡染与扎染的工作坊

        巴迪布蜡染与扎染作品展在教学大楼3-05课室展出,收入了许多校友和同学的作品。一共有197份作品被裱在了画架上,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幅作品都显现出画者的艺术天赋,也显现出他们对作品的用心投入。

        巴迪布蜡染与扎染的工作坊在人文广场进行,时间从上午9时半至上午11时半。巴迪布亦可称为峇迪布,布上印有彩色图案,具有其独特风格和特色。首先美术学会的老师与同学为大家讲解有关巴迪的由来以及其制作过程。接着,来宾和同学们便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巴迪布,美术学会的老师和同学则在旁给予指导。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认识马来西亚”陶瓷巴士彩绘工坊

      “认识马来西亚”的陶瓷巴士彩绘工坊在教学大楼304课室进行,所需材料及用具皆由主办方提供。上午9时半,活动准时开始。李尉帷老师介绍主持人 —— 林振富先生出场。林先生表示此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巴士模型,并从中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工坊进行过程中,林先生全程在一旁指导及向参与者展示图片以给予创作灵感。此彩绘工坊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老师,大家认真地把原为空白的陶瓷巴士模型彩绘成独特的巴士。现场也摆放了林先生自制的有趣印章供大家盖章留念。工坊在11时半圆满结束。所有的参与者的彩绘巴士作品都被放入图书馆内进行展览。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茶·韵


       人文走廊开幕当天,华文科教研组筹办了一家叫“茶·韵”的茶馆,通过兴华班级名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李、廉、智、勇,以叹茶、短片、展览或表演等方式,展现兴华校园的人文精神。


       当天,只见教室里飘着茶香,各个摊位展示着十二个班级名称背后带出来的含义。比如:孝,着重在孝敬。活动包括:观赏短片、献唱(或兼手语)、敬茶礼;廉,就是廉正,用照片展示学校师生上班或上课情况。此外,还有各种小游戏的呈现,让参与者投入其中之余,也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历史。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青“摄”时代展览与留影活动



        4月21日(星期六)早上9时半,由我校历史科老师主办的青“摄”时代活动在人文走廊开幕之际热烈展开。此活动主要介绍我校从创校以来,各年代的服装演变。当场也设有摄影棚,由校友的V’ART公司提供快拍冲洗技术,让来宾们合照留影。

        首先,戏剧学会的同学为来宾们带来了我校1947年
创校的第一代男女同学制服的走秀表演。第一代校服因学校的草创,校服上并没有校徽。由于白色象征单纯与纯朴,因此学校于1975年将男生的褐色校服改为白色。当时的高初中男生都穿短裤,直到1980年,高中男生才开始穿上长裤。至于女生的制服,则是一贯的白衣和白裙,不失学生气质。

        接着,同学们展示了我校醒狮队服装。为配合农历新年,醒狮队制服被设计成一身红通通的服装。过几年,兴华校友设计了一件印有12生肖的醒狮队衣服。可爱活泼的造型,让人爱不释手。直到2003年,我校醒狮队开始采用由李增注老师设计的狮子头像作为出队服装。生气勃勃、两眼炯炯有神的狮子,代表着我校醒狮队为家家户户迎来喜庆年。2011年,原本由Carlsberg啤酒公司赞助多年的醒狮队服装,改由我校已故董事长杨忠礼机构属下的Yes公司赞助。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手帐制作工坊

        手帐制作工坊在教学大楼306课室进行,上午9时半,活动准时开始。林卿卿老师介绍主持人陈佩真老师出场,陈老师开场时表示,此工作坊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静下心来,用文字记录生活,当然,也希望大家适当运用各种材料,将日记变得更为精美,吸人眼球。陈老师简单讲解后,便派发一人一本笔记本,再由小组的方式进行示范。期间,工坊的学员们可以随意使用老师带来的贴纸、盖章或纸胶带,制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手帐。

         此工坊吸引了不少学生和老师参与,大家认真地把原为空白的页面填写成自己独特的小日记。工坊在11时半圆满结束,所有的参与者都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课室。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系列活动 保护书籍的生命——图书修复小站


        在同学们眼里,图书馆的书籍是完好地摆放在书架上的。然而,大家并不知道书籍完好的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我校图书馆服务团在李贤慧老师的带领下于人文走廊开幕当天在图书馆的一角落设立了“图书修复小站”,为来宾们展示了图书的保护及修复工程。图书的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在于延续书籍的可保存时间,确保书籍的完善度及提供更良好的阅读体验给全校师生。

        对于书籍的保护及修复工作,有许多小细节。在包书纸的选择上,要使用没有黏性的,如此一来能确保脱落后,再重新包装时不会紧贴住书籍的封面,导致封面破裂或脱色。纸张不只是忌水和灰尘,酸性对书籍内页纸张造成的伤害也很大。因此,包书时使用的胶纸必须为无酸性才不会在书上留下痕迹。旧时图书馆对于破损的图书进行修复时,以钉子重新进行装订,装订用的钉子为有酸物体,会影响书籍的完好度,减少书籍的有效寿命。李老师针对有酸物质伤害书籍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参与课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后开始对破损的书籍用无酸白胶进行装订,并用竹签将多余的白胶刮去,再放置至少三天的时间让书籍的内页稳固。另外,李老师近期也在研究线装书,希望可以在未来的修复工作中派上用场。

        一般上,图书馆会在同学们归还书籍后进行检查,发现有缺陷就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对于不同书籍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若为热门书籍,需要在短时间内重新上架,图书馆就不会使用白胶进行一页页的修补,而以无酸胶纸进行
修复后,立即把书籍重新摆回书架上。反之,图书馆都会坚持进行完整的修复工作。对于图书馆内的书籍,若非书籍实在太旧或已氧化的情况下,否则都会尽力地对其进行修复,不浪费书籍的宝贵价值。

        在李老师和图书馆服务人员专业的带领下,在场的人都上了宝贵的一课,学到了额外的知识。
图书修复是门学问
李贤慧老师(图书馆助理)
      我在图书馆断断续续地工作了十六年。刚开始学习修复图书,我以为只是利用胶纸把书本破损的部位黏合起来。后来深入了解,才发觉图书修复的知识多且奥妙。当我真正成功将一本破损的书修复好,那份成就感真的很大。现今科技发达,许多人都选择阅读电子书,但纸本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为了推行纸本书的阅读也付出了许多努力,购买了许多书籍。为了更好地保存书籍,采用更专业的修复方法尤其重要。我觉得图书修复这一件事为我带来许多的满足感,我会继续做更深入的研究。

人文走廊暨校史馆开幕礼 采访


保护华文教育的灯火
陈伟后董事(家协主席)
         我对于这一次的开幕礼感到很满意。能在如此紧凑的时间筹备出精彩的活动,着实不容易。我本身也是家长,校史馆内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有文字上的叙述,馆内的陈列品也富有历史感,一目了然,让人了解兴华从零到有及先辈们的辛酸。我觉得作为一个兴华人必须要学会珍惜、感恩,在毕业后也要有所贡献,回馈母校。兴华得来不易,华文教育的精神不可灭,我们一定要把兴华办得更好。

人文与科技的结合
吴佩芬老师(科学老师
        从的科技大楼到现在校史馆的开幕,我校的硬体设施已达成人文和科技发展的结合。开幕礼的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和老师许多新鲜的体验。我参与的是手帐工坊,我发现当学生抛开学业,可以大胆地创作,体现出人文素养的一面。经过这一次体验,我建议校方多在周末或假期里举办类似的活动,让大家都有机会放松、沉淀自己。

展现学生的另一面
李娟(老师/家长)
        对于这一次的活动我感到很满意,能看到课堂外不一样的东西。各项工坊和活动的呈现,均看得出学生们筹备的用心,充分感受到学生认真的态度、服务和讲解的周到。过程中,我也发现我的孩子是很开心的,多元的活动让他们受到不同的启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场地容纳人数有限,时间也有点紧凑。


玻璃窗里的故事
彭晋劭 (高一文商礼)
        在校史馆开幕之前,我就被玻璃窗外看到的展示品吸引了,所以这次特别来参观。整个开幕礼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美术作品展览,因为那里有许多很美、且具有艺术感的画。校史馆的开幕,可以让学生了解兴华的历史,通过图片看见早期兴华的发展。早期兴华生的学习环境多么地辛苦,相比之下我们是很幸福,因此我们必定要更努力地学习。





兴华中学第24届董事会就职典礼 拿督李平福接任董事长


        第24届的董事会就职典礼于4月15日(星期日)下午5时在我校潘斯里拿汀斯里陈开蓉大讲堂隆重展开。我校原任署理董事长拿督李平福先生经董事会改选一致推举,正式接任为新届董事长,带领董事会继续完成已故永久荣誉董事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的使命,发展兴华及延续兴华人的精神。

        在宣誓就职仪式上,董事长拿督李平福提及,他与已故永久荣誉董事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去年6月闲聊时,对方曾启发他“春风
化雨,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他接着说:“今天,我用这句话与新届理事共勉之,希望董事部能获得校友会配合回馈母校,同时配合家协,以获得更大的帮助,借此进一步推动兴华的发展。”

        他强调,酒是越久越醇,人年纪越大越有经验,感谢三机构永久总顾问潘斯里陈开蓉继续与兴华同在,引领兴华前进发展。

一起努力提升兴华教育素质
        最后,董事长拿督李平福表示,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工作数十年,深刻体会兴华人的团结精神,如今新届理事成立,希望大家全新投入学校建设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团队强大后盾一起努力,为提升学校教育素质继续作出不懈的探索和改进。

群策群力,自强不息 拿督李平福董事长致词

 

        拿督李平福董事长于4月15日(星期日)的第24届董事会就职典礼致词,讲词全文如下:

        今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及负责任的精神,宣誓就职成为兴华董事及校友会理事。在此,也特别感谢三机构永久顾问潘斯里拿汀斯里陈开蓉董事为我们监誓。

        各位,去年我们刚完成创校70周年的庆典,总结与回顾过去70年来兴华先贤们的努力,可说是披荆斩棘,一步一脚印。在三机构长期以来通力合作,群策群力,并配合学校教育团队的努力下,兴华在软硬体的建设上都取得重大的成果。特别是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永久荣誉董事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杨忠礼的带领下,学校发展更是迈入另一个高峰。

        感恩兴华过去的创校者、历任董事长、校长、全体三机构成员和老师的智慧、用心及远见,才得以成就今天的兴华。我们非常珍惜且感恩。今天,我要感谢三机构新旧董事及理事,特别是卸任董事们,感谢你们过去为学校建设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继续关心学校的发展,也感谢学校教育团队的专业及用心投入,谢谢你们。

        我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工作几十年,深刻体会兴华精神,即是秉持1947年“教师、家长、学生”的创校精神,并传承“群策群力、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凝聚董家教和校友的力量,为提升学校教育素质继续作出不懈的探索和改进。

        今天我们宣誓就职后,意味着将全新投入学校建设发展,继续作为学校教育团队强大后盾,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谢谢。